首页特色专区› 检察动态

“暴风”还能“刮多久”

2016-6-13 09:09|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744|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一场“黄了”的并购事件,暴露出刚刚更名为暴风集团的暴风科技,其发展之路上面临的多重困惑与挑战。

  日前,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暴风集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未获通过。暴风集团原计划以10.8亿元收购稻草熊影业60%股权,其中女明星刘诗诗将卖出12%的股权,作价超过2亿元。因此这条证券类新闻居然也上了八卦头条,题目是“吴奇隆送给刘诗诗的2亿嫁妆没了”。

  抛开八卦不谈,当事主角暴风集团也正承受着巨大的业绩压力。从2015年暴风集团的财报来看,暴风TV营收仅为1.2亿元,亏损额达到2273万元,而暴风魔镜由于持续投入,并且短时间内无法找到盈利点,已经转让了部分股份。

  有意思的是,暴风集团的冯鑫近期多次表态,今后,公司不仅在视频、音乐、娱乐、游戏等方面进行布局,在硬件服务和O2O服务方面也要努力寻找新出口。冯鑫将其战略形容为跨界,其在接受采访中称,在DT这个时代,“不跨界就没有竞争力。”

  这样的发展思路,又不免让人想起了另一家近年来风头正劲的企业——乐视。同样是高调宣称跨界整合,以眼花缭乱的跨界并购与投入吸引市场注意力,甚至被戏称为“PPT做得最好的企业”。暴风的打法,难道真的要变成“乐视第二”?

  暴风集团与乐视都在近年来力推生态战略,并且以时下最为流行的VR(虚拟现实)作为主打产品。但是,VR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新兴产业,而且不仅仅是资金投入,更需要技术、资源、生态等强力保障。

  即使没有证监会的否决,暴风集团如愿收购稻草熊等公司,就能赢得未来的风口吗?高溢价收购明星资源为主的影业公司,其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过多,这一模式已经频频被业界所质疑。而暴风集团目前相对单一的营收路径,贫瘠的资金造血能力,又能否支撑暴风包括影视资源在内的跨界整合之梦呢?

  耐人寻味的是,在暴风集团上市之前,冯鑫曾公开表示,并不看好乐视的跨界经营。然而,如今的暴风经营理念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变,这或许在于,暴风集团经历了上市之初连创三十四个涨停板的“妖股”神话,却迅速地从神坛上跌落,主营模式迟迟难以突破,沉重的业绩压力,让冯鑫和他的暴风集团在看到了乐视的资本运作技法收效不错后,转向寻求向乐视学习。

  暴风集团最终选择学习乐视,或许并不只是暴风集团一家企业的无奈,而是目前国内不少上市企业的通病。主营业务缺乏足够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面临来自投资人的业绩压力,缺乏在某个领域专注进取的坚韧与投入,试图以频繁的资源整合、题材炒作,来吸引那些不成熟的散户,甚至也包括部分寻求短平快收益的机构投资者,共同打造了虚假繁荣的“生态”概念。反过来过度投机的资本,也会造就上市企业的短视,一窝蜂“脱实就虚”,又进一步恶化了投资市场。上市公司和投资玩家在雪崩之前,没有谁觉得自己对此有责任。(财经评论人 毕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