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 › 头条新闻

金融前沿 | TPP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你需要知道几个真相……

2015-10-8 19:17|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1471| 评论: 0|来自: 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

摘要: 小宇宙导读:当地时间10月5日上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规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经 ...

小宇宙导读:

当地时间10月5日上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规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经济圈将应运而生。

TPP达成基本协议对中国经济到底有什么影响?小宇宙汇总一些基本知识,与读者们共同探讨中国经济的未来!

日本或将在扩大出口汽车等工业品及进口食品降价等方面受惠,但随着新设大米零关税进口框架以及下调牛肉和猪肉关税等部分开放措施,日方恐将在农业领域遭受打击。为了把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政府将着手出台增强农业实力的措施。


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日本于2013年7月加入。谈判争取原则上取消所有产品的关税,缔结“历史上标准最高、最具进步意义的贸易协定”(奥巴马总统语)。TPP囊括劳动者和环境保护、国有企业优惠限制等迄今贸易协定从未涉及的领域。


部长会议于9月30日开幕,为期两天。由于谈判在生物药品及乳制品领域难以取得进展,会议日程被延长。


TPP要封锁孤立中国经济?
你需要知道的几个真相

“TPP达成协议,中国经济是不是要不行了,我是不是该屯点美元啊”,这几天一直有朋友们问类似的问题,并伴随10月5日晚TPP达成基本协议而达到高峰。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厘清前景有好处。
从P4到P12
TPP者,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是也。

要说TPP的历史,得追述到2005年7月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四国签订的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TPSEP),这个协议就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贸易和投资等相关领域给予互惠的经济合作协定。由于初始成员国为四个,故又称为 “P4协议”。

2008年,伴随美国高调宣布加入这个P4协议的谈判,再加上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紧随其后,P4就升级成了P8,在2010年3月15日正式启动了TPP协议的谈判。

再后来,伴随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国的掺和,P4很快扩张到了P12,于是这次协议共有12个成员国,分别为: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越南。

TPP协议其实内容很复杂,比如这次纠葛了很多天的一个细节就是药物的专利保护期长短上,不过绝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其中零关税的条款,并认为一旦把中国排除在外,将导致中国出口经济的崩溃。

毫无疑问,TPP是美国在亚太遏制中国的一着妙棋,就像它在欧洲搞了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PP)一样。

但是,将问题简化成10月5日TPP达成基本协议,然后中国经济就要不行了,这样简单化的论道,固然耸人听闻,但并非事实的真相。
基础协议达成不等于生效
对于此次的协议,新闻是这么说的: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
请注意一个关键词:部长会议

是的,这次只是12个谈判国部长级的共识,部长们还得将达成的协议带回各自的国家交由议会审批。

别的不说,就说TPP中一肚子坏水的美国,奥巴马政府就得说服国会通过这个方案——不过马上就进入大选敏感期,再加上这个协议对美国本土就业也有可能产生冲击,这绝对会是美国共和党要炒作狙击民主党的题材,所以普遍预期在明年年初之前,TPP协议可能在美国国会连表决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是如此,其他的谈判国也是如此,尤其是同样面临大选的日本,恐怕议会对这事儿也是有的好扯皮——尤其是考虑到要开放农产品进口关税,得动了多少日本大地主的奶酪。
协议达成也不等于立马零关税
好吧,就算 P12的国会们飞速通过协议,也不等于这12个国家之间的关税就立刻为零了。

其实,零关税是目标,过程却是曲折的
别说这次的P12,就算是很早很早之前在2005年就达成P4协议的四个国家,你猜他们的零关税时间表是怎样的?

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代表,当年就废除对其他三国的关税。但是,新西兰和文莱在今年也就是2015年才实现,而剩下的智利还要到2017年,这样的分步走美其名曰是有效过滤了成员国的多样性。
但是,从中你可以看出零关税的速度有多慢了

虽然这次达成协议的细节没有太多公布,但是只要看下面这一条,你就知道未来P12的零关税又是何等的漫长:

美国将在25年内取消对进口日本汽车征收的2.5%的关税

是的!!25年内!!

够蜗牛爬吧!
协议对出口的拖累,还真不恐怖
好吧,就算TPP零关税落实速度实在是慢,但总有达成的一天。
那么,对中国影响几何呢?

这个问题,民间经济学家拍脑袋的结果不能当真。关键数据,还得经济学家来测算。

在这个领域,学术界引用次数比较多是《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4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的测算。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P12情况下,对美国出口可以提振0.37%,但对中国则是负面的0.14%影响——负面影响的确存在,但有限


至于P13就是中国紧随P12之后加入TPP,而FTAAP则是TPP包括APEC所有19个成员国之后,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都会大幅提升。可见,类似TPP这样的东西,对中国是有好处的,虽然老美想了种种法子把我们排挤在外。
TPP封锁不是牢不可破的
虽然老美的确想通过TPP和TIPP把我们孤立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之下,但请记住马基雅弗利的那句名言:
政治中没有永久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政治如此,经济更是如此。

一方面,TPP这东西,虽然设置了苛刻的条件来阻止中国加入,但其实对中国也是一种倒逼。

如果你有印象,就该记得两年前上海自贸区的诞生,其重要的背景就是作为中国加入TPP的窗口。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5月有一个演讲可以参考:

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统一投资的协定,并且用它回过来涵盖贸易和货币,这是趋势。TPP干的就是这个事,TPP的原则是竞争中立,竞争中立包含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包含全面的负面清单管理,就是我们在上海自贸区确定的两个方向,它包含很多非歧视性的待遇,而且TPP的这些原则事实上是原来在发达经济体内反垄断原则的国际化。TTIP等等都是这样,说到这儿还有一个,美国和中国还单独有一个投资协定谈判,汪洋副总理带着谈,谈好几年了,涉及的也是自由贸易问题、自由投资问题。所有问题都聚在这里了,所以大致上现在可以有一个概念,就是以TPP为代表的新的自由投资协定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更新的版本,是一个新阶段,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拿这个新版本开始要约束其他国家,拿这个新版本到处去寻求盟国,然后实现他的战略部署。比如他们的TPP环太平洋协定伙伴关系,中国是太平洋国家,但是他谈判的国家从美洲转过来到东南亚,跳过中国到韩国,然后到日本,明显的有把中国排除在外的意图,非常清楚。


现在围绕全球治理的新版展开了一场新的竞争,其实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启动直接的原因就是应付TPP的挑战。在启动的时候,有的领导说得非常明白,所谓上海自贸区,就是在中国最发达的地方划出一块地方试行TPP原则,积极应对美国为首的这一轮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调整的挑战

上海自贸区搞了两年,并且扩展到多地,这显然就是一个应对。当然,这是内部探索,倒逼改革,并未唯一的应对之招。


是的,另一方面,请记住一个高大上的词汇轮轴-辐条 (Hub and Spokes)形FTA网络

上面的那张表格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如果是P12的结构,中国出口会下降,但是进口降幅更大——这意味着很多国家的中国市场份额要丢了。这显然不符合许多国家的利益。

怎么办,就要回到上面高大上的词汇了。TPP是一个网状结构,以目前12个国家为例,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对其他11个国家都要采取领关税的政策,12个国家一共有66组双边关系。

对中国而言,不加入TPP,但可以和这些国家分别签署类似的协议啊! 比如中国可以和澳大利亚签署,可以和秘鲁签署,当然因为这样的方案,仅限于中国和这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和秘鲁之间不会因此出现类似的关系,所以是一个类似自行车轮轴的结构,中国是当中的轴,然后周边有一堆的签署国。这个结构,就被称为轮轴-辐条 (Hub and Spokes)形FTA网络


所以,当别人在你面前显摆TPP的时候,你不妨和他谈谈轮轴-辐条 (Hub and Spokes)形FTA网络

其实,中国已经是这么做的了,而且还赶在TPP协议达成之前就开始挖墙脚了。请注意这条新闻:

2015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安德鲁·罗布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看到不,中国抢先和P12之中的澳大利亚就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根据此前的报道:
在货物领域,双方各有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将在协定生效时立即实现零关税。减税过渡期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达到100%;中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分别达到96.8%和97%。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只是TPP挖墙脚中最新的一个,第一个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是2008年的新西兰,同年P4中的秘鲁和新加坡也和中国签署了。

所以,未来只要中国开动小锄头继续利用自由贸易协定挖墙脚,TPP和TIPP的封锁,绝非牢不可破。



♦“一带一路”是对冲TPP还是利益的交融


1996年成立的亚欧会议本月16日至17日在意大利米兰迎来“重启”的机会,中国希望借此平台推广“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


亚欧会议成立近20年来,先后有51个欧洲以及亚洲的国家参与其中。根据2012年亚欧会议官方统计的数据,亚欧会议成员国的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的62.5%,GDP总量则占全球GDP总量的57%。在此次米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欧会议上,哈萨克斯坦和克罗地亚将正式加入该对话平台,亚欧会议成员国也会由原先的51个扩增至53个。


在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项目协调代表阿图尔·格拉德祖克(Artur Gradziuk)看来,新国家的加入也充分体现了亚欧会议所具有的作用。“亚欧会议为亚洲和欧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及部长们定期举行非正式对话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首届亚欧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亚欧会议的目标是在亚欧两大洲之间建立旨在促进增长的新型、全面的伙伴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对话、了解与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亚欧会议自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力,”欧盟-亚洲中心主任弗雷泽·卡梅隆(Fraser Cameron)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这些欧洲和亚洲国家领导人通过亚欧会议聚在一起,以增进他们彼此间的相互理解。”

“一带一路”要确保国家合作有利益交融点


对于中国而言,这样的一种相互理解更加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直以来,中国始终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推动亚欧会议进程,以体现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作为亚欧会议的创始成员,中国国务院总理从未缺席任何一届首脑会议,并在这些会议上就经贸与投资便利化、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提出了多项倡议。


“这足以表明中国政府对多边对话和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蔡鹏鸿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而在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庞中英看来,此次亚欧会议,中国将以一种更加主动、积极地姿态来推动该对话平台的进程。


“与刚成立时相比,亚欧会议现在的发展比较平淡,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希望借着此次亚欧会议在米兰召开的时机来加强它的作用。”庞中英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此外,美国在TPP等区域经济合作中一直排挤中国,而亚欧会议是没有美国参加的,这是中国感兴趣的。”


一方面,中国担心被排挤出地区经济合作之外;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能在亚欧会议这样的多边平台上向亚欧国家重点阐释和推广“一带一路”倡议,以取得它们的理解和接受。加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促进亚欧经济金融合作是此次亚欧首脑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中国自然希望能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互联互通进行衔接。


在亚欧会议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中,中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例如,在2012年的时候,挪威、瑞士以及欧盟28个成员国27.1%的货物出口流向了中国,而这些国家37.9%的货物进口又是来自中国。


现在,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则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中欧双方贸易额达到5591亿美元,是十年前的四倍多。截至2013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累计903.9亿美元,中国对欧直接投资也累计达到351.2亿美元。


“鉴于目前中欧经济合作的势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应该摆在突出位置。”蔡鹏鸿说。2014年10月9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在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时同样表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是交通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人文交流。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将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称之为“伟大的革命”。他表示,这个项目通过海上、陆地和空中交通将欧亚连接起来,它的实施将会给欧亚带来重要变革。


不过,国际上依然有部分人士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充满质疑。有观点认为,中国对“一带一路”的“推销”是中国外交战略的一种阴谋。对此,庞中英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中国所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并不是阴谋,而是中国想为国际社会提供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公共产品。”他同时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在同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建设衔接时,不必在于形式,而应该在于内容的吻合程度,确保各个国家的参与和合作有利益交融点。”


当然,现阶段要真正做到“一带一路”与欧亚大陆互联互通的衔接,中国和欧亚各国家依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阿图尔 格拉德祖克认为,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让欧亚各国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该倡议就会成为一个有趣并富有吸引力的点子。

亚欧整体间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在中欧积极挖掘双方经贸合作新的增长潜力的同时,欧洲与亚洲整体间的相互依赖也在日益加深。2012年,欧盟与亚洲的贸易总额估计在1.37万亿欧元之间,占到欧盟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在欧盟前十个贸易伙伴中,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就占了17.9%的贸易比例。亚洲已经是欧盟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而在投资方面,欧盟又是亚洲主要的投资者。2012年,欧盟在亚洲的对外投资额占到其对外投资总额的21.4%,总价值为570亿欧元。


此外,欧盟还与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签有自贸区协定。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 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7月份在一个会议上表示,欧盟将在接下来两年内与东盟签署自贸区协定。另外,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今年5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欧盟-中国双边投资协定或在两年内完成。


在阿图尔 格拉德祖克看来,亚洲和欧洲的双边经贸合作不仅仅是源于彼此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因为双方所面临的共同的经济挑战。“欧洲经济的长期复苏、全球贸易不平衡、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贸易自由化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系统的改进等共同挑战也促使亚洲和国家彼此进行合作。”他说。

欧盟希望突出其全球治理领导者地位


在此次米兰举行的亚欧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除了讨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之外,还将对亚欧携手在联通世界中共同应对全球问题进行商讨。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亚欧会议召开前夕曾表示,此次在米兰召开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将会为欧洲和亚洲进一步增强双方关系提供一个关键的机遇。作为全球秩序中最重要的两个利益攸关方,欧洲和亚洲有着共同的责任来帮助塑造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以及公平的世界。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10月8日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亚欧两大洲当前都面临着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的共同威胁,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寻求政策汇合点,加强协调行动。亚欧会议应当成为亚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效框架与平台。


“毫无疑问,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亚欧会议应当帮助我们缩小言语和行动上的差距。”弗雷泽·卡梅隆说。


本届亚欧会议的主题为“构建负责任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增长与安全”。在庞中英看来,“负责人的伙伴关系”充分表明了欧盟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的诉求。“欧盟希望借此突出其全球治理领导者的地位,并通过亚欧会议将中国进一步纳入到现存的世界秩序中来。”他说。


部分内容来源:EarlETF、央广手机网

想倾听更多“一行三会”名师讲解金融政策?欢迎加入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