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的出国金融服务、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新颖的智能化体验……随着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隆重开幕,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精彩亮相金融展区,向国内外客商展现成熟、高效、便捷的服务实力。 除了这道风景,在“担当社会责任,做当地最好银行”的理念下,中行更多地闪现在一汽集团、吉恩镍业、长客股份等企业“走出去”的身影后,闪现在创新小微企业服务的希望中……在我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致力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金融大动脉,彰显了百年中行的大气魄、大担当、大作为。 发挥专业优势支持支柱企业重点项目建设 一家历史厚重的银行,注定是一家担当责任的银行。 已走过百年历史的中行积极发挥海外分行的外汇资金渠道优势,创新产品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支持。这一点,在省中行引入海外资金给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整车制造类公司,“长客地铁车”已从吉林驰骋海外。去年6月,长客因为出口增加,迫切需要25亿元的融资,精益求精的“长客人”在金融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样最大程度地为客户节约成本,又能让银行获取更好的中间业务收入?中行提出了与海外分支机构联动的整体思路,设计了订单融资项下的协议融资业务。 项目时间要求急怎么办?优化流程、特事特办!仅仅一周时间,来自中行曼谷分行和巴黎分行的4亿美元就顺利到达长客集团手中。 中行的生意做了,企业的渴解了。而这,只是省中行与境外分行联手,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中行加强信贷规模调度和管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整信贷结构,使信贷资源进一步向我省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倾斜。仅去年,就为长客股份、一汽进出口、华能吉电等核心客户累计引入境外低成本融资近百亿元。 在推动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里,省中行更是倾心尽力:为吉林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投放贷款67亿元,将搭桥贷款转为长期项目贷款,大大减轻了企业集中还款压力;对于民生项目大力支持,其中累计支持长春市保障房项目12亿元;支持吉林市北部污水处理项目及蛟河市团山子水电项目3亿元;为支持长春城市道路建设,省中行对“两横三纵”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31亿元,为长春市地铁项目发放贷款63亿元,为长春市轻轨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为深化银政合作,中行相继与各市(州)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近两年,省中行对公传统投放和创新融资两项合计投放超千亿,信贷投放总量居省内商业银行前列。 力推“相亲式”跨境撮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民生之链上的关键一环。 7月7日,荷兰鹿特丹世贸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活动”。洽谈会现场,除了几十张“一对一”洽谈桌,还有自由交流区和视频对接区。 只是“相亲对象”有一些特殊——他们是来自中国和荷兰的农业中小企业。 “没有中国银行的投资撮合服务,这种跨国洽谈、合作,我们想都不敢想,如果能达成合作,企业就会迈入一个新台阶。”这是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心里话。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银行直接贷款风险大。对此,中行的做法是,发挥国际化优势,创新推出跨境投资撮合服务,即通过“商行+投行”的模式,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走出去”、国外优质中小企业“引进来”,并且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资金,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跨境撮合中小企业不但能极大降低银行授信风险,而且也是破解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手段”。省中行相关负责人说。在这一类似“相亲会”的模式下,我省17家参会企业受到荷方企业的高度关注。通过跨境投资论坛、贸易洽谈会等系列活动,撮合业务取得“累累硕果”。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就育种技术和搭建农业科技平台达成合作共识;吉林省金达海外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海天农牧业有限公司分别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就水田除草机技术、生猪养殖技术进行洽谈,双方均表达了合作心愿;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与荷兰greenq公司就智能温室项目初步确定了合作意向等等,省中行通过跨境撮合服务将海外先进科学技术引进吉林省,对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省中行探索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得到省长蒋超良的肯定。 在撮合投资的背后,得益于中行本身的国际化优势。目前,中国银行已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规章制度、专家队伍和it系统,形成了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的常态化机制,搭建起全球中小企业投资服务平台。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