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银行资讯› 机构快讯

侯马农商银行:助力实体小微 探索服务新路径

2017-3-28 21:01|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589| 评论: 0|原作者: 陈力|来自: 临汾市银行业协会

  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各国政府都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的把控与干预,但目前经济回暖的征兆并不明显,世界经济仍然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我国政府持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求走出低迷、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之路。从“中国智造”到“工匠精神”,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科技力量的发展,反映人民创业与就业的广泛路径,同时也是经济的增长点与国民受益点。然而,小微企业天生管理粗放、资金链薄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小微企业“无资可用”成为共性的问题。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问题被提上议程。

  一、政府政策导向利好,小微企业发展又有新背景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小微企业包括小型、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面对广泛分布的企业,面对这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产业,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2011年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财税以及系列金融政策大礼包后,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的补充通知,随后 11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通知,到2014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

  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14年“新国九条”的出台,2016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都无一不对小微企业做了特别的备注与优惠政策。利好的新政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让小微企业从中看到了曙光,也加大了市场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信心。

  二、资金链条亟需“活水”,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堪忧

  在亟待转型的今天,小微企业作为新兴经济体,生命力强、发展速度快、管理方式灵活有效。但是,小微企业本身科技力量薄弱、财务混乱、人事不清、管理不善,再加上产品竞争力比较低,在转型升级的问题上,缺乏资金的注入,时时、处处都面临着资金链条断裂的危险。

  国家供给侧改革与“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出台,给疲软的经济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久违的活力。同时,资本市场上,银行也对信贷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小微贷款领域,一方面减少了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基础原材料行业的投放贷款,对去产能化、去库存化、去杠杆化压力比较大、难度比较高的行业压缩了贷款。另一方面,对消费行业、文化、科技、医疗、教育等行业进行了重点投放与支持。为了防控风险,小微贷款的发放是持保留态度的。

  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影响是深刻且持久的,经济粗放型 时期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过快,导致目前银行业不良率节节攀升,业务指标下滑严重,处于审慎经营的原则,目前发展小微贷款业务,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银行是有包袱的。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分析

  (一)受企业规模小而微的制约,缺乏贷款优势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存在以下几点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小微企业生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跟风现象严重、有特点无特色、产品质量无保障,造成销售不稳定,没有持续可靠的现金流量。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小微企业的财会人员往往随意更换,交接工作并不到位,再加上小微企业的管理者重销售不重管理,造成财务混乱。三是对征信重视度不够。同大企业珍惜信用的态度相比,小微企业珍视信用的意识不强,正常结息还款的企业已是少数,还存在恶意逃债抵抗的情形,道德风险比较大。这些都令银行对小微贷款避而远之,转而寻求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需求。这是形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企业自身的原因。

  (二)小微企业融资特点违背银行常规贷款规定

  小微企业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也增加了其从银行融资的难度。一方面,在资金需求方面小微企业存在“融资期限短、融资额度小、融资频率离、融资时限急、融资手续繁琐”的特点,而银行对信贷业务的流程和规范都有严格的控制与规定。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合格的担保人、担保品,银行对小微企业资金的流向难以监测与追踪,这些都增加了银行的调查成本和管理成本。

  (三)政府扶持优势对企业融资效果不明显

  一是政府宣传企业信用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淡薄的问题。二是政府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在资金池、担保金、搭建平台方面的工作不够,减少了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三是政府对银行业的小微贷款业务参与少,缺乏帮助激励措施,银行清收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吸储效果并不明显,只会导致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敬而远之、避而不贷。

  四、政府推动银行主力,共助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作为发展的血液,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银行、民间借贷等渠道,国内经济环境下,作为提供资金量最大的金融机构,如果银行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提供企业贷款时,处于安全,其他金融机构也鲜有资金投入。因此,银行信贷资金是解决小微企业筹资难、筹资少、成本高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小微企业应从根本上完善自我

  首先,小微企业从根本上重视企业成长、发展问题,引入专业管理人才,对企业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尽早着手,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情况,不可盲目扩大生产。其次,了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与信贷政策,珍爱企业征信,提高信誉度,为今后贷款奠定良好基础。最后,紧跟国家宏观政策,顺势做好产品的调整与升级,把握机遇,做好企业。

  (二)政府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忌空谈、忌观望

  政策,是小微企业正确发展的良好导师,政府,是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保障。一是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以财政资金撬动更多资金,为小微企业提供直接、可靠、低廉的资金来源;二是适度参与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消除银行的疑虑,解除银行后顾之忧,鼓励银行投放小微贷款,为优质小微企业适度担保,提高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积极性。三是成立小微企业监管部门负责辖内小微企业管理。定时组织培训活动、展销活动,帮助小微企业走出特色之路。

  (三)银行积极发展信贷业务,扩大支持面,实现银企共赢

  银行应优化信贷业务流程,进一步改革信贷管理机制,灵活小微贷款考核方式。一方面,做好信贷产品的创新工作,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更新信贷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的生产特色、行业周期、商业模式等适度调整贷款合约,减少银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贷后管理,防控违约风险。密切关注小微客户资金流动和生产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市场调研,了解小微客户新动态,时刻控制风险。

  未来小微企业之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帮扶小微,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力的融资环境,将会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融资服务,将走好我国深化改革关键的一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