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汾西亿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把金融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年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产业帮扶等政策,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推进信贷扶贫模式,为扎实有效地推动金融扶贫减贫脱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汇报如下:
一、多方筹备资金,为金融扶贫提供保障。为落实汾西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加快全县脱贫的步伐,力争实现到2019年摘掉国家级贫困“帽子”的战略构想。我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向精细化、精准化发展。针对金融扶贫资金短缺的现状,在大力发展存款业务的同时,我行通过吸收同业存放资金、申请人民银行支农、扶贫再贷款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7月份,向人民银行申请新增1000万元的支农再贷款和3000万元扶贫再贷款,专项用于支持扩大涉农信贷投放,重点帮助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大户能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用好扶贫再贷款,全力助推金融扶贫。我行专门成立了扶贫再贷款审批小组,负责检查、监督、考核扶贫再贷款的发放、使用及管理情况。制定了《汾西亿通村镇银行扶贫再贷款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扶贫再贷款的运作条款,确保扶贫再贷款的高效使用和良性运转。建立了单独的扶贫再贷款台帐和贷款到户花名册,确保扶贫再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截止2016年底,共发放扶贫再贷款18笔,重点支持了11位大户能人、7个专业合作社(公司),贷款余额3000万元,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205人。其中扶持汾西县食用菌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扩大种植规模,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农户贷款260万元,新建食用菌种植大棚10个,蘑菇年产量达从30万斤达到75万斤,带动周边67名农户走上致富路,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人,为该企业创造利润100余万元 。
三、持续推进“公司+农户+银行”信贷扶贫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大户能人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为主体发放,集中投放于农户发展种植、养殖等方面。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增强农业产业链对贫困农户增收的带动效应扶持贫困养殖户和“一县一业”肉鸡特色养殖。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我行与汾西县肉鸡养殖龙头企业洪昌公司建立银企合作关系,用“公司+农户+银行”方式扶持了80多户养殖户,带动了周边800多人共同富裕。洪昌公司为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贷款由我行直接委托支付到洪昌公司账户,洪昌公司为养殖户提供一揽子雏鸡、饲料、防疫、技术、保价收购全程服务,信贷资金封闭运行,解决了肉鸡养殖户缺乏流动资金的困难,同时也保证了贷款全部用于生产经营。
四、减化贷款流程,降低贷款利率。在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我行充分发挥“独立法人、机制灵活、服务高效、办事快捷”的优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降低了准入门槛,所有借款申请经信贷员受理确定放款后,将资料整理齐全,经部门经理审核,行长签批后直接放款,且所有流程全部在客户部完成。对符合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大户能手以及农业小企业降低了贷款利率,由原来的11.6‰降为7.5‰、3.625%不等。前三季度,为20余户农户和10余户农业小企业进行了转贷续贷,金额合计3115万元,减免利息金额近150余万元。
五、支持光伏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2015年,汾西县被确定为光伏扶贫试点县,今年在太阳山贫困村建设了320千瓦光伏发电站项目,我行以此为契机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使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88.9万元,用于支持该村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目前,该村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网发电,此项目已使该村194人,63户村民实现“阳光收入”
发展扶贫金融,推动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也是当前银行业助推补齐建设小康社会短板义不容辞且十分紧迫的社会责任。2016年底,我行涉农贷款余额占到各项贷款余额的95%,农户贷款余额占到各项贷款余额的81%,支农扶贫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今后,我行将继续加大金融扶贫的信贷支持力度,形成扶贫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和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加强金融扶贫产品与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全县的金融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