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焦钢尤其是钢铁产业方面,以钢材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核心品种已经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目前维持较高价位振荡。在日前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华泰期货等主办的2016年第四届西南(重庆)煤焦钢市场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及研究人士对今年煤焦钢行情进行了分析展望,并对如何利用期货市场助力自身经营展开积极研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在有色、钢铁、煤炭行业的试水和推进效果,正在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上一步步被推演。 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经济任务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期货市场对供给侧改革推进效果及政策的针对性不断作出信号反馈。 在煤焦钢尤其是钢铁产业方面,以钢材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核心品种已经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目前维持较高价位振荡。在日前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华泰期货等主办的2016年第四届西南(重庆)煤焦钢市场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及研究人士对今年煤焦钢行情进行了分析展望,并对如何利用期货市场助力自身经营展开积极研讨。 市场波动加剧 供给侧改革贯穿今年煤焦钢行情 今年年初,政策对煤炭、焦化、钢铁行业寄予莫大关注,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钢铁价格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 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12月17日,螺纹钢综合价格指数为1871点,创最低水平纪录。随后市场启动大幅反弹行情,截至4月25日,该指数上涨约1200点,涨幅约64%。此后价格开始调整,截至目前该指数报2282点,较峰值回落近810点,上涨幅度26%。 对于3、4月份煤焦钢市场的强势表现,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波行情中,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创下2011年以来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反弹,这是典型短期供需错配,同时也是供给侧改革下去库存、去杠杆(供应)和稳增长(需求)的结果。 在期价波动背后,企业利润逐渐好转,4月份以来煤焦钢企业开始有利润,据不完全统计,吨钢利润达1000元,吨焦炭利润也上百元。尤其是在行情波动下,对于能够较好利用煤焦品种进行期现结合操作的企业来说,现货下跌时,期货可为煤焦钢企业“雪中送炭”;现货上涨时,期货可为煤焦钢企业“锦上添花”。 以焦化企业为例,华泰期货研究所煤焦钢研究员尉俊毅表示,焦化企业从2014年3月开始持续亏损,直到2016年4月份开始扭亏为盈。据了解,煤焦钢产业链中的焦化企业一直都在“夹缝中求生存”。尤其是民营的独立焦化企业无论从议价能力还是从市场规模来看,相比于主要以国有为主的煤炭企业及钢厂均处于“弱势”。 “在全产业链市场均较好的情况下,焦化企业可以从钢厂的‘高利润’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强势的煤炭企业可能将焦化企业分得的一杯羹进行瓜分,令焦化企业实际获得的利润并不多。”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部负责人张贵川表示,在市场较差时,焦化企业原料端成本会因煤炭企业挺价而“居高不下”,产品销售价格会因钢厂打压而不断走低,即形成了市场好的时候焦化企业利润不高,市场差的时候焦化企业亏损严重的局面。 防风险保利润 期货工具成企业“恒温柜” 作为能够分散和规避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的期货市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实体企业除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自救外,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脱困、提升生命力。 一方面,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期货价格变化有效反映了市场供求基本面,企业有了决策依据和参考,可以有效调节产能安排生产。另一方面,通过灵活运用期货工具,企业能够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丰富经营手段,提升企业竞争力。 北京黑石创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三家焦化厂,焦炭年产量合计350万吨,年洗煤能力500万吨,焦煤年贸易量200万吨,年进口焦煤100万吨。该公司首席投资官吉宏坤向记者介绍了今年的操作案例。 首先是焦煤期货1605合约上的套保操作。“今年我们以每吨77美元订购一船16万吨的进口焦煤,合到盘面价格是每吨600元。当时盘面的价格在每吨610元至620元波动,我们在每吨615元的均价做了卖出保值、锁定了每吨15元的利润。而后煤炭价格上涨,现货和期货价格出现了错位。进口煤从每吨77美元最高涨到了近每吨100美元,进口煤实现了每吨50元至160元的利润,现货上共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利润。而期货盘面价格最终稳定在了每吨620元,之前也给我们每吨615元以下的平仓机会。期货上基本打平。”吉宏坤说。其次是焦炭1609合约上套保动作。“6月27日至7月1日,焦炭价格在930元日至每吨987元波动。当时,每吨930元的价格已经是升水仓单价格,我们于是进行了卖出期货储存现货的操作,在期货上涨的这段时间现货价格曾出现了每吨20元的下跌行情,期货价格在每吨987元时我们期货的空单成本在每吨960元,现货销售价格转换成仓单价格是每吨910元,这样就锁定了每吨50元的交割利润。”他解释道。 结合上述案例,在市场研究人士看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战略管理,重视对期货工具的运用,比如通过对期货价格趋势性波动的研究,帮助其决定库存管理、原材料定价管理,以及扩产、减产等一些中长期发展战略。 去产能任重道远 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功能 钢铁产业去产能不会一蹴而就。尤其是近期,部分黑色系品种的产量不减反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副主任梁敦仕表示,从国内生产来看,国家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脱困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主要产煤地区陆续执行“276工作日”制度,组织减量化生产,煤炭市场供求压力有所缓解,煤价出现合理性回归,但市场过剩状况没有明显改观,特别是随着煤价回升,一些已经停工停产的地方煤矿可能复产,市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有机构预测,中国钢材消费在2014年达到了峰值7.02亿吨,随后将平缓下滑,至2020年消费量降至5.97亿吨,2030年至4.92亿吨。粗钢生产方面,到2030年,将降至5.6亿吨,下降幅度约32%。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焦煤、焦炭和铁矿石等黑色系期货品种功能发挥的日益成熟,西部地区实体企业利用期市管理风险的潜力较大、意愿较强,但长期现金流紧张、对期货工具认识有所不足是制约该地区企业熟练使用期货工具的原因之一。“今年由于焦煤货源紧缺和现货价格的上涨,毁约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企业意识到这种情况并在期货上做买入焦煤套保,或许能解决这种困境。”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国家对期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发挥期货市场作用。今年,大商所也加大了“保险+期货”服务“三农”和“场外期权”服务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当前西南地区煤焦钢企业利用期货的潜力较大、可以进一步挖掘。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市场服务始终是交易所重点工作,将继续推进期货理念、工具使用的普及推广,同时在稳步扩大已有农产品“场外期权”试点、“保险+期货”试点的同时,也将支持扩大黑色系列品种试点,帮助相关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经营风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