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特色专区› 检察动态

山西激活金融“活水” “贷”动老乡富起来

2016-7-11 17:45|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626| 评论: 0|来自: 山西日报

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几年,我省不断探索金融扶贫有效方式,从当下来看,强劲的金融力量,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但与现实需求还不匹配。

【阅读提示】

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几年,我省不断探索金融扶贫有效方式,从当下来看,强劲的金融力量,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但与现实需求还不匹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激活金融这池“活水”,瞄准“靶心”滴灌是围歼贫困亟待破解的难题。

找准“靶心”精准有效供给

脱贫攻坚,金融支持不可缺席。可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金融的盲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一直是不少贫困地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所面临的一道“坎”,是推进精准扶贫的突出瓶颈。

2014年,我省启动了金融富民扶贫工程,为每个贫困县注入风险补偿金5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按照8倍以上发放贷款,为贫困农户注入了发展生产急需的“资金血液”。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共向3390户贫困户投放贷款17497万元。

吉县兰村农民张白锁被选为金融富民扶贫工程签约户后,很顺利地从信用社贷款10万元。张白锁说:“连续四五年的自然灾害,尤其是雹灾,损失很惨。这10万元的贷款就是延续发展的‘救命钱’!”

在忻州市,把加强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招数,市邮储银行积极开展“两对接”,即分行领导对接扶贫办,支行人员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努力实施“三举措”,即分行领导亲自督促项目对接,县支行配合扶贫办进行选择及建档立卡,信贷队伍深入贫困村召开产品推介会,力求“贷”动更多贫困农户踏上致富路。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发放“富民贷”共7468.38万元。

“缺资金、贷款难,一直是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忻州市扶贫办主任梁晓东表示,金融扶贫的实质意义和关键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户精准帮扶、精准发力。金融部门应把自身优势与贫困地区的特定群体有机结合,找准“靶子”,精准有效向贫困对象供给。

金融扶贫同样要有“精准度”。省扶贫办产业站站长赵俊超表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需要“点穴式”创新,只有点中贫困的“穴位”,让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有效扶贫。做到精准扶贫,金融机构应与地方政府扶贫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工作合力。



联姻产业激活致富“酵母”

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根本之计。然而长期以来,产业扶贫卡在资金瓶颈上。没有启动资金,产业脱贫只能是美好愿望。

岢岚县为有效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强力助推产业发展,努力构建“点面”一体的金融扶贫服务模式,大力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提供5万元—20万元的生产经营贷款,并立足主导产业发展,为养殖户、种植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实中,一个“钱”字,捆住了不少农民发展生产的手脚,金融扶贫成为了贫困地区的致富“酵母”。

吉县上东村农民刘玉柱,2013年成立永发果业有限公司,但由于流动资金缺乏,公司运行一度陷入困境。在金融富民扶贫工程的帮扶下,刘玉柱从当地农信社贷款390万元,解决了公司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在服务和带动周边群众苹果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网套产值600万元。“过去,农民贷款很难,又是抵押又是担保!”刘玉柱感激地说,“多亏金融扶贫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隰县是我省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的示范县,通过上门授信、果菜订单、专业带动、能人引领、涉农补助、农资盘活、干部担保、入保优先扶持等八种创新模式,量身打造产品,助推产业发展。截至5月底,全县发放金融扶贫贷款779.78万元。无鲁村农民刘宏宏在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扶持下,组织80户贫困户建立起了养殖合作社,饲养肉山羊500余只,使参与的贫困户每年增收1000余元,实现了集体创业、集体脱贫。

隰县扶贫办主任冯晶萍说,缺资金一直是农民创业致富的瓶颈,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更是如此。唯有进一步疏通金融血脉,发挥其资金融通与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方能使扶贫开发精准有力。

赵俊超称,产业扶贫是解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对于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基础薄弱的贫困地区来说,信贷资金的“输血供氧”至关重要。

多接地气量身打造产品

这几年,我省不断探索金融扶贫有效方式,但整体来看,贷款规模小、产品创新不够、服务对象不精准等问题在各地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加之审批程序较多,手续繁杂,农户和企业贷款依旧困难重重。

“枷锁”何以打破?各地创新放贷方式,探索合作模式,全力“贷”动老乡脱贫奔小康。

五寨县东秀庄乡郭家河村成立了金融扶贫担保委员会,实行无抵押靠信誉担保方式,对全村79户贫困户进行信誉评级。评为A类,靠信誉每户贷款5万元;B类自找担保人,每户贷款3万元;C类每户贷款2万元,由村金融扶贫担保委员会担保;隰县针对果商流资需求,推出梨果交易仓单质押的“梨商通”专属产品;针对贫困户大额信贷资金需求,推出“能人宝”专属产品等,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带动效应。

面对农民贷款的“高门槛”,金融部门也在努力求解。去年,省农信社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为主的“三权”贷款试点,让贫困户拥有更多贷款选择。目前林权抵押贷款达5.3亿元,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1亿元。

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而农业生产则具有周期长、风险大、利润薄的特点。两者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受访的农民表示,金融扶贫的有效落地,离不开国家从政策层面的着力支持和推进。同时,金融机构还需“量体裁衣”地开发一些门槛低、来得快、能救急的金融服务产品。

冯晶萍认为,金融扶贫要长久持续,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金融富民扶贫贷款绩效评价和跟踪机制,加大资金的约束和监管,既确保资金收得回,又确保资金贷出有成效。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积极运用金融手段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梁晓东表示,金融部门应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发一些带有“泥土味”的产品。如一些县的金融部门规定贫困户贷款需财政供养人员担保、60岁以上农户不能贷款等,均与现实情况及需求不相吻合。

相关链接

■“十三五”期间,农发行山西分行至少向贫困地区投放贷款350亿元,重点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为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市派驻了金融服务专员,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省扶贫办与省农信社达成合作协议,在贫困村建立第一书记为“驻村金融指导员”的工作机制,摸清贫困户贷款需求,精准对接金融扶贫服务。在有条件的贫困村设立金融指导站,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服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