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古县联社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在工作中加大引导、教育广大职工,使其认识到支持“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服务方向,熟悉相关规章制度。坚持找准四个方向,强化支农服务本领。
(一)以“三农”为根本,把握支农重点。今年以来,我联社紧紧围绕“降险 提质 增效”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支农惠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将支农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确立工作目标,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巩固农村市场,抢占农村市一场,引领农村市场。
(二)以“宣传”为铺垫,凝聚支农力量。通过开展下乡宣传,村内宣传栏张贴资料,与政府单位合作宣传等多种宣传方式,让广大农民了解信用社的业务品种,开展的各项活动,动员全民参与,贴近百姓生活。
(三)以“农户”为载体,加大营销力度。今年我县联社高度重视农户贷款营销、扶持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对辖内农户实行专业化管理,一是各涉贷网点,对辖内优质农户实行跟踪驻点服务;二是对重点农户实行名单制营销。今年2月份我县联社领导及相关部门对全县农户的资金需求、农作物种植种类等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制定农户贷款营销计划,按月推进。截止5月末,我社共发放涉农贷款54418.9万元,解决了广大农民朋友贷款难的问题,以实际行动支持古县县域经济发展。
(四)以“制度”为保障,确保支农成效。详细制定了实施方案、业务流程,做到旬通报,月考核,季兑现的考核模式,确保支农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三定”方案,将一批精兵干将充实到信贷力量。首先,每月进行两次信贷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涉贷人员政治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能真正担负起支农重任。其次,将信用工程分类考核,将客户经理服务的客户量和涉农贷款的投量、投向、比例、贷款面、收回率等指标与信贷人员工资奖金挂钩考核,并严格实行奖罚,对“信用贷款”管理好、信用农户占比高的信贷员给予重奖,以激发广大信贷人员创建“信用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