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记录,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它影响着你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信用,在我国算得上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左传》里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可以得到验证的。然而,你我在经济生活中感受到征信的存在,却是近几年的事。办贷款、找工作,常常会听到“您信用记录”如何?这说的就是征信的事儿。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个人信用档案已经被认为是个人的一种“经济身份证”,将影响到个人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走,去查查个人的信用报告 2008年,省城市民王建军因为未能按时还银行贷款而产生过逾期记录。2015年时,准备贷款购房的他很担心因此不良记录会影响到他购房,纠结不已。听从了儿子的建议,他去了位于鼓楼街的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进行了个人信用的查询。令王建军感到踏实的是,不良记录已经不再存在了,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事实上,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作为“经济身份证”的个人信用记录档案越来越受重视。据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5月,全省人民银行系统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为38.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5%。今年1到5月份,全省金融机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为174万人次,同比增长72.3%。全省各市中,太原地区人行系统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为7.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9%,查询量居全省之首。 据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吴云峰介绍,具有良好信用记录才能够享受到贷款程序、额度、利率等方面的优惠。因此,自正式开通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以来,市民信用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信用,不仅仅是贷款、出国,外地一些企业招聘,也需要应聘者提供自己的信用纪录。而市民呢,也开始重视自己的个人信用,以前是一些市民需要贷款,因为信用发现问题,无法办理贷款,才前来查询,现在很多市民都是提前来查询、定期查询。” 同时,企业查询信用报告的次数也呈较快增长趋势。“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时,通过查询信用代码信息,就可以迅速了解机构相关情况,降低服务成本。”吴云峰说。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省城市民就可以在网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和在银行柜台查询的方式相比,网上查询平台的开通更方便快捷。现在您不妨拿着山西省身份证登录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址https: //ipcrs.pbccrc.org.cn查询本人信用报告。 不良信用记录影响贷款买房买车 “因为信用不良记录而导致房贷、车贷等贷不出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很多人来贷款之前还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用有问题。”省建行营业部工作人员称。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对自己的个人信用状况不很了解。 个人信用报告主要是指在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查得的个人信用报告中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包括个人身份信息、银行信贷记录等。个人信用卡近24个月的还款状态、贷款最高逾期期数、累计逾期期数等信息都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一目了然。而且,随着征信系统逐步完善,目前,各大银行对贷款人的资质审核也越来越严格,并将此作为衡量客户优质与否,判断能否放贷的标准。 记者梳理了一下今年1月到5月份太原地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的原因:办理商业贷款查询的占50.59%,办理公积金贷款查询的占20.80%,办理信用卡查询的占10.91%,了解自身信用状况的占5.07%,企事业单位要求查询的占4.40%,其余的有办理担保查询的,有公务员单位录用查询的等等。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在办理个人金融业务时,尤其是办理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以及信用卡时,非常重视个人信用记录。而且,很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表示,不仅仅是办理个人金融业务,就连办理中小微企业的公司业务时,也要查询公司法人的个人信用记录,再决定合不合作,支持不支持。 当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后,市民的生活哪些方面会受到影响? 人行太原中支征信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最常见的就是贷款买房买车,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干部晋升、出国留学、企业贷款。“一般情况下,信用卡持卡人如果出现连续三次逾期还款或者是累积六次逾期还款,严格的银行就不会同意发放贷款了。这个结果可能是很多持卡人都没有想到的,于是许多人都觉得非常委屈。”因此,为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市民应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还款习惯,并定期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比如每年查询一次。 不良信用记录该如何消除?是否会“陪伴一生”?人行太原中支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任何一条不良信用记录都会在央行系统中保存5年,5年后系统才会自动消除。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个“5年”是指个人信用不良记录产生一直到事件终止后,才开始计算5年。比如市民向银行贷款有一笔逾期还款的不良记录,必须要还清欠款后才开始计算保存期限,而不是从产生不良记录起计算保存期限。 “举例来说,如果一客户本来应该今年4月还款,但是他逾期到6月份才还掉。那么要等到5年后的6月份才能将这一信息删除。”这位负责人表示说,对于一些恶意透支、欠款的人,不论多少年,未归还的欠款记录都会保留并显示。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要不得 误区一:个人信用报告就是“黑名单”? 我们平时说的“黑名单”通常是银行对申卡人资质的一种评判。有些人觉得个人信用报告就是黑名单,其实不对。信用报告上没有单列出所谓的黑名单,只是如实记录原始的信用信息。 误区二:信用卡越多证明信用记录越好? 信用卡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信用卡会让持卡人容易混淆各张卡消费的金额及还款期。如果不能及时还款,很容易给信用记录带来影响。持卡人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信用卡,保留一两张常用的信用卡即可。 误区三:有“不良记录”花钱就能改? 经常有些征信有逾期影响贷款申请的市民,他们常常疑问是不是“花钱就能改征信”,并且也试图尝试。央行规定,征信中心匹配整合同一个人来自不同机构(放贷机构、公用事业单位等)报送的数据,发生错误时,相应报送数据的机构需直接修改并重新报送征信中心。征信中心不得也不能自行修改、删除数据。对于假冒客服电话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身份证信息或在ATM机操作消除不良信息的情况,要提高警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