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 › 头条新闻

临汾市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2015-10-28 09:58|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1535| 评论: 0|来自: 临汾日报

摘要: 未来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不缺乏动力的。 当下,通往民营经济千军万马之势的道路正渐次铺开――我市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努力使各 ...
    未来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不缺乏动力的。
    当下,通往民营经济千军万马之势的道路正渐次铺开――我市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努力使各种促进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不久前,我市召开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作出了安排部署。同时,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这是我市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政治宣言。
    “民营企业是临汾经济的主要支撑,民营企业选择什么产业、什么项目,直接关系着一二十年临汾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方式,也关系着临汾未来发展的质量和空间。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事关临汾发展大局。”市委书记罗清宇一语道破开启我市未来的“关键钥匙”。
    这份宣言凝聚着439万临汾人民的心血智慧。
    民营经济发展如何快发展、怎样大发展?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制定下发的《措施》中,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民营企业、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等22条真金白银具体措施,是我市做好“加减乘除”、造就“千军万马”的有力支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标识,成为我市勾勒的民营经济上扬曲线图中的重要拐点。
    加法――政策加码,加大扶持力度
    在全市经济走势曲线图中,民营经济占了很大比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在临汾不断向前发展的道路上,挑起“大梁”。
    从总量来看,全市中小微企业共有11.43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7%,从业人员65.43万人;
    从贡献来看,2014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54.4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924.89亿元,上缴税金71.65亿元,实现利润98.08亿元;
    从质量来看,我市已有澳坤生物、益通天然气、三水能源、古县顺杰、洪洞众一农业、光宇股份6家企业在“新三板”、“新四板”上市,101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
    不夸张地说,民营经济在推动我市“六大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千帆竞发,不进则退。在当前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要举全市之力,“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掀起全民“二次创业”热潮。
    为使民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迸发出新的活力,我市将加大资金扶持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帮助民营经济走出困境、不断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大步向前发展。
    ――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2015今年起,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视财力增长逐年增加专项资金额度;2016年开始,每年列出一定数量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设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基金。
    ――支持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民营企业。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补偿)、投资保障、收益让渡等方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各类基金按照市场竞争原则和产业发展重点,投资初创期、种子期和孵化期的民营企业。
    ――设立市级民营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设立5000万元的“临汾市民营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专项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银行信贷条件、生产经营正常、贷款即将到期且银行承诺续贷,企业足额还贷暂时出现困难的民营企业临时周转服务。
    ――创新金融模式,推出“保融通”业务。根据省里今年下达给我市的14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与尧都农商行合作,推出量身定做的“保融通”业务,门槛低、利率低、担保比例减小、额度1000万元以内,期限一年,到期无不良记录可无缝对接。可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从中不难看出,市委、市政府对于民营企业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持续加码,旨在加快民营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
    减法――改革减负,搭建发展平台
    当然,激发民营经济无限活力的措施远远不止加大支持力度,汩汩涌动的民营经济春潮还需来自不断减少的准入壁垒。
    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罗清宇明确指出,在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所处的整体性提升关键阶段的当下,“要放宽市场准入、放宽行政审批,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意味着允许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国有市场主体进入本行业。在此过程中,我市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是法律政策没有明确禁止的,一律向民营经济开放,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支持民营经济放开手脚加快发展。同时,全面清理规范对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招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确保民间资本平等进入。
    放宽行政审批,意味着原有行政审批繁琐、低效的“坚冰”就此被打破。今年以来,我市承接省政府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3项,下放县级行政审批事项6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取消年审年检事项3项,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2项,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的事项36项,决定保留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9项。与此同时,对市级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39个工作部门,按照规定的方法步骤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实。经依法审核,确定了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102项,服务管理事项241项。相较此前,我市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分别下降了39%和93%。
    事实上,无论是放宽市场准入,还是放宽行政审批,最终的目标则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来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对于涉企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我市也进行了清理。在此过程中,共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6项,市级下放行政权力事项48项,改为属地管理行政权力事项178项。这一做法在降低准入门槛、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乘法――创新驱动,推动集群发展
    如果说国企是“一轮明月”,那么,民企就是“满天繁星”。
    作为推动创新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为增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动力,下一步,我市将着力推动民营企业集群集聚发展,使民营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实现“繁星璀璨,光芒闪烁”。
    ――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支持大众创业,鼓励社会资本新建或改建小型微型企业工业创业基地,鼓励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加大小微企业服务站建设力度,并对认定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优秀小微企业服务站给予资金奖励;
    ――盘活企业资产、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加快进度。同时,盘活民营企业未确权登记或闲置的土地、房产、设备等存量资产,开拓民营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推进民营企业“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推动互联网+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综合集成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对“两化”融合有较强示范带头作用的民营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民营经济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是企业绕不开、躲不过的必经之路。瞄准这个突破口,我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既彰显了我市民营经济“快发展”的决心,更彰显了“大发展”的智慧。
    在发展战略方面,我市提出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专利产品的民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指导,引导民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每年推荐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专精特新”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指导一批老字号的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创建工作。
    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市将大力发展创新型、创业型民营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旅游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对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需要的管理咨询、股份制改造、工业设计、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依法予以优先支持。
    同时,以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的方式,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指导,引导民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完善“小升规”企业奖励办法,鼓励和支持小型微型工业企业发展壮大……
    一条条具体举措正逐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推动着全市民营经济大步向前发展。
    除法――铲除障碍,培育发展土壤
    民营经济要全面繁荣,就要铲除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道“坎儿”,培育出发展的“沃土”。
    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下,“缺资金、难融资”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铲除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这一障碍,我市建立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搭建平台推动银企合作,帮助企业争取贷款;鼓励和支持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同时,加强与周边市的区域合作,大规模、全链条地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以商招商、以商引资等方式,以开放的姿态,扩大与市外、省外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充分发挥商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商会引进更多有实力的省外企业到临汾投资兴业,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此外,开拓市场是民营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为更大程度地开拓市场,我市将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加APEC中小企业技术展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有关经贸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开拓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打造民营企业产品产销洽谈会平台,运用电子商务等网络平台宣传企业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民营企业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引导民营企业采取抱团方式“走出去”。
    在铲除障碍的同时,我市还积极为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提供一剂又一剂良肥。
    ――创新服务手段,优化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精神,提振精神,凝心聚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较大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手段,改进工作作风,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整治和社会环境,不断开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和改善民营企业的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服务协同机制,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加强服务联盟、小微企业服务站与公共服务网络的链接;将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支持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行业自律和组织水平;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所属服务机构建设、平台运营的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出台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物流优惠政策。通过与市物流(联盟)协会充分协商,根据企业物流量及产品种类,在市场运输价基础上给予一定优惠,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物流慢、物流贵、物流不安全的问题,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政策支撑,措施添力,民营经济效益和质量将得到双提升。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在新的历史平台上,我市民营经济将以千军万马之势,开创民营企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