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推出一个新的险种,肯定是因为出现了新的风险。日前,蚂蚁金服宣布,支付宝已经上线一款针对好心扶老人反被讹的险种——扶老人险。我顿时愕然,因为我就是一个年届六旬的老人,面对这一新险种,有一种强烈的被掴耳光的疼痛感。我没老的时候,扶过老人,根本想不到会有什么风险。现在我老了,万一摔倒,是不是有人扶,居然成了问题,因为它变得很有风险。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新的险种为证,它就叫扶老人险。请问:作为一代老人,我们还有尊严吗? 扶老人险由华安财险承保,保费3元,保期一年。用户投保后,如果发生好心扶起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情况,最高可以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支付宝称,该保险于10月15日晚间上线,3天时间已经有2.6万人参与投保。其中2.4万投保用户为八0后和九0后,而九0后更是占总投保人的57%。可以预料,在今后的日子里,投保的人还会猛增。花3元小钱,不仅买回一份保障,还可换回一份道德上的尊严感。参与投保的2.6万人,从理论上说,已经做好了扶老人的准备;那么,不愿投保的人,岂不等于告诉别人,自己就不想去扶老人吗?如果这份保险可以推销,哪个帅哥美女舍不得掏这3元钱?纵然舍不得,也丢不起这个脸,道德的义务与人格的尊严,都在这儿摆着。 一个3元钱的险种,让年轻人有了尊严,却毁掉了老年人的尊严。因为它坐实了一个令老年人颜面扫地的社会现实:确实有一些老人在讹诈那些好心搀扶自己的年轻人。据《人民日报》统计,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诬陷扶人者高达84例。千古而下,“德高望重”、“年高德劭”、“德隆望尊”,都是专为老年人准备的;如今,一个扶老人险的出现,让好词碎了一地,只剩下“为老不尊”这丑陋不堪的四个字。讹诈的还是好心搀扶自己的人,似乎还得叫“不知好歹”、“以怨报德”、“恩将仇报”了。这样的老人,似乎不在少数。纵横参看一下,过去有吗?别处有吗?怎么就突然冒出这么一群让人错愕、不知所以的老年人呢? 只有找到祸根,才有可能治本;只有找到治本之策,才有可能找回一代人的尊严。 我觉得,祸根之一,是医疗、养老的保障还不够健全。有位办案民警告诉我,他曾听一个讹人老太太说了心里话,如果不讹人,她就根本没有治疗的钱,也根本没钱雇人照顾自己;如果让子女掏钱,就得看子女脸色:百般无奈,只能讹人。祸根之二,是未能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法理精神。有位派出所的领导告诉我,本该让老人拿出被撞的证据,但看这老人说话都困难,就让年轻人去找没撞人的证据。动机是体恤老人的,却转换成了扶老人的风险,结果,扶不扶老人就成了问题,最后受伤的还是老人。祸根之三,是缺少一个专项基金。一旦责任无法界定,吃亏的可能是老人,那就由这笔基金来支付老人的医疗和护理。有了这笔钱,扶人的和被扶的,都有一个退路。如果跟酿发的社会事件算成本,这笔花得未必就不值。当然,对于显属“碰瓷”性质的讹诈事件,应该有惩处的法规,不能纵容。这样一来,搀扶老人就没有风险,讹诈别人却很有风险。只有这样,良知和公道才会回归,老年人才会和年轻人一起找到自己的尊严。 不能坐视一个险种毁掉一代人的尊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