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洪洞大槐树景区来说,作为大槐树根祖文化的发源地,“根祖圣地”无疑是其文化品牌的精准定位。但作为一个历史移民达百万之众、移民后裔遍布华夏的文化遗址来说,“老家”才是来自亿万槐乡后裔心底的呼唤。 作为洪洞县旅游的龙头景区、市旅游产业的主力军、省旅游产业的拳头产品,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这正是该景区致力于做好“大槐树”这篇文章、大力发展“老家亲情文化”,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经过近11年的创新发展,景区逐步提质升级,品牌效应逐步扩大。如今,华人老家大槐树,俨然成为全国人民的“热炕头”! 力行改制扩建、提质增量 让老家炕头“大”起来 洪洞大槐树景区是著名的明代迁民遗址,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被当做“家”、称做“祖”、看做“根”。而基于此扩建开发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现在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近100万人次,成为洪洞县最耀眼的城市代名词。 谈起大槐树景区的变化,现年50多岁定居太原的洪洞人士赵先生深有感触,“从小就在大槐树下玩耍,最早的时候这里特别小,扩建后明显感觉到景区变大了!特别壮观!特别自豪!”祭祖堂工作人员蒋女士还清楚地记得改制前的情景:园区狭小、景点稀少、设施缺少,与大槐树如雷贯耳的名气相比,让人不禁心酸唏嘘! “小”景区难装“大”历史。鞋子不合脚,前行的速度自然缓慢。为顺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满足移民后裔回乡祭祖的愿望,体现大槐树根祖文化底蕴,真正打造出“老家”品牌,大槐树景区力行改制扩建,实施并完成了全方位的开发建设。扩建开发项目自2005年正式实施,总投资约5.5亿元。在规划建设中,东线提升、包装、打造、修葺了牌坊、碑亭、二三代槐树等移民古迹,是为移民古迹区。中轴线为祭祖活动区,重新修建了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特色的祭祖堂、祭祖广场、献殿、“根”字影壁、南北大门,诠释了大槐树下祭祖习俗的演变传承,是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中心。西区民俗游览区将洪洞工艺品、特色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销售,增加莲花塘、民俗村、洪崖古洞、十二生肖广场等景点景观,重现大槐树下民俗的风貌。 “炕头大了,底气也足了。”工作人员这样评价洪洞大槐树景区的提质扩容。现如今,占地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以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迎接着每位回乡的游子。 砥砺精致规划、精品建设 让老家炕头“靓”起来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是大槐树景区的灵魂。如何把大槐树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打造成为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品质景区?关键在于景区建设的“量体裁衣”。 为大槐树景区“量体裁衣”的主体在于高起点施工规划、高标准建设布局。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总体规划》为基准,各单体建筑项目按照程序严格规划。施工图纸多方征求意见,力求最符合整体规划以及大槐树移民和寻根祭祖实际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与大槐树旅游的整体风格的协调、与老家文化的贴切吻合。设计方案确定后,高标准地选择施工和监理单位,以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为首的国内顶尖专家参与建设,应用国内顶级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在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精益求精,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不降格以求。精雕细琢,注重每个细节,做到造价服从质量、时间服从质量,努力建成精品工程、一流工程。 砥砺精致规划、精品建设,如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能满足所有离乡游子对老家的幻想。根雕大门形象逼真,“根”字影壁气势恢宏,献殿古朴典雅,祭祖堂巍峨庄重,移民牌坊古色古香,古大槐树虬枝挺拔,树木葱葱,曲径通幽,水榭石桥,点缀其间。小鸟依依,流水潺潺,绿草茵茵;鹳鸣桥上赏鸟唱,莲馨桥上品荷香,游人徜徉其间,深感流连忘返;民俗村里的建筑、碾盘、纺车,件件实物无不体现着黄河流域民风、民情、民俗,再现着先民的真实的家园。置身美景,令人大发思古幽情,顿感家在此间。 洋溢老家温情、品质服务 让老家炕头“温”起来 亲情化服务一直是老家品质的彰显,以“游客为本,服务至诚”为宗旨,洪洞大槐树景区竭力打造亲情景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景区知名度的逐步扩大,大槐树景区的游客急增。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准绳,景区始终追求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把服务质量作为展现亲情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硬件设施上,景区优化内部交通,改建生态停车场,建立完善的景区交通管理制度,在景区内更换环保观光游览车,增添无障碍通道,方便游客。在服务提供上,可以提供多语种导游讲解、自动导游机租赁、检票系统实行电子自动化改造、扩建游客中心提供旅游咨询、影视介绍、投诉接待等服务。景区以科技为手段,加大对新兴科技平台的运用,先后对大槐树网站进行提升改版,不断充实网站文化,逐步与智慧景区相结合,增加了三维虚拟景区。此外,景区深入贯彻“厕所革命”号召,区内厕所不仅分布合理,游客步行三五分钟便可找到,而且殿堂式厕所建筑与周围景观协调融合,目前景区厕所已完成星级改造,设有残疾人厕位、母婴室等特殊设施,彰显老家亲情服务。 在软件建设方面,景区服务以《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和《岗位手册》三大标准体系为准则,以亲情为纽带、服务为手段,着力做好接待、祭祀、售票、检票、邮政寄存、广播、医疗服务等方面工作,打造出优质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全体干部员工坚持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微笑服务,接待游客文明礼貌,举止大方得体,来有迎声,去有送音。急游客所急,供游客所需,细致贴心熨帖服务,造就了广大游客回归故里的亲切体验,成就了大槐树景区口碑、丰碑的双丰收。 多举互动展现,文化辐射 让老家炕头“活”起来 在与工作人员交流中,笔者注意到,传承大槐树精神,宣传根祖文化,把老家文化辐射、延伸,始终是景区孜孜以求的核心内容,也是游客回归故里最本质的需求。 “游客来景区是来寻根问祖的,寻找家的体验,这就说明一点,游客对景区有很高的精神需求。而刻板的图片展,听一成不变的讲解词,在静态的广场、标志物、文化展品前拍个照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游客的需要,面临诸如多元文化冲击,如何弘扬主流价值观,让老家文化活起来,我们重任在肩。” 据了解,洪洞大槐树景区不仅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迁民遗迹,还坚持不懈地征集文物史料。作为景区的重要景点,移民实证展览馆借助文物、图片、雕塑、影像等展品及陈展手段向游客介绍迁民的事迹,让游客回味移民历史,感悟移民先祖带来忠厚直爽、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坚韧奉献的精神力量。此外,诸如姓氏看盘、家谱、家训等文化产品;情感动人、表演生动、富有情怀的特色表演亦是洪洞大槐树景区拉近与游客距离、焕发老家“内化与心”精神感染力的重要方式。 作为老家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大槐树文化研究中心聚合了一批优秀的学者专家研究群体,不断开展大槐树文化专题研究。在充分尊重民间传统祭祀习俗的基础上,景区每年清明节都会举办“洪洞大槐树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26届,来自华夏各地的古槐后裔受邀参加。景区特有的“大槐树祭祖习俗”的文化体验,也成为游客体验家族祭祀、感悟孝道文化、提升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一系列高规格精品文化赛事如摄影赛、诗词赛、书法美术展、工艺品大赛,也将根祖文化理念传播至全国,增强了人们对老家文化的高度认同!不同层面、不同对象、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突出了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伴随着游客对精神文明的渴求,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根祖文化旅游新高潮。 “洪洞大槐树景区,不仅仅是明代迁民遗址,更是移民的祖根、心灵的家园。这里不仅镌刻着一段历史,更沉淀了一种亲情。润物细无声,我们希望通过深度挖掘的每个细节、有血有肉的每个故事,让游客感受到这就是老家,这是一个有家的模样、家的色彩、家的温度、家的味道、家的内涵的景区,让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睡上热炕头,醉在家门口!’”景区负责人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