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 › 处罚公示

“补卡截码”案例频发 电信诈骗三步可致倾家荡产

2016-6-21 10:54|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708| 评论: 0|来自: 山西法制报


  被多条垃圾短信或电话骚扰,无奈关机,此后发现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原来是诈骗者用假身份证补办手机卡截走了银行短信验证码以盗取资金,这种被称为“补卡截码”的电信诈骗手段近期屡屡被曝光。
  据了解,诈骗者先是用密集的短信或骚扰电话“轰炸”受骗人的手机,目的是为了掩盖运营商客服发送到手机号码上的补卡业务提醒短信;然后,诈骗者会拿着有受骗人信息的临时身份证或假身份证,去运营商的网点现场补办手机卡,使得受骗人本人的手机卡被动失效;最后,诈骗者会更改手机客服密码和银行卡密码,并通过短信验证码把绑定在手机APP上的银行卡的钱盗走。
  今年年初,上海市民朱先生在招商银行名下的20万元被人用这种诈骗方式转走,奔走各方无果后,他将运营商中国联通告上了法庭。在朱先生的案件中,被告方中国联通声称身份证消磁了,工作人员无法通过公安联网系统进行真伪识别,出现了工作疏漏。无论被告方还有多少理由,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不是中国联通将短信验证码发送到了犯罪嫌疑人手中,朱先生的钱依然是安全的。中国联通与各大银行合作多年,不可能不知晓短信验证码的重要性,不究真伪就随意发送验证码,不仅没有起到一个“看门人”的作用,客观上已经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
  根据已发现的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往往声称手机和身份证件同时丢失,然后利用已掌握的用户身份信息或者临时身份证,补办了新的电话卡。根据运营商实际工作经验,用户同时丢失手机和身份证件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允许使用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证件办理业务。但运营商方面也表示,由于运营商系统并不和公安机关的身份系统完全绑定,因此只能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简单识别,所以无法确定用户照片等进一步的身份信息。运营商提醒用户,在发现类似情况时,应第一时间到公安部门报案,运营商会全力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帮助用户追回合理损失。
  也有网友认为,电信诈骗成因复杂,“板子”不能都打在运营商身上。有法律界人士表示,除了在电信业外,银行、交通等多个行业都允许用户在丢失身份证后,利用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证办理各项业务。该人士还介绍,目前电信、银行、交通等领域的身份识别系统虽然和公安部门联网,但出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考虑,电信、银行、交通等领域并不能通过联网,对用户的所有信息进行访问,因此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