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固定收益年化13.68%、银行监管账户、收益每日到账、资金随进随出。”一般的投资者面对这样的理财产品很难不动心,然而人们想不到到头来不仅拿不到诱人的利息,甚至本金都取不出来,到手的可能只是一堆不知干啥用的根本卖不出去的稀有金属。从单纯的财务或理财投资者,变成了高价囤积的现货持有人,这就是持续发酵的泛亚兑付危机中投资者的缩影。 泛亚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其全称为“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2011年在云南昆明成立。泛亚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平台。成立伊始,泛亚就把它的商业模式与国家稀土战略安全捆绑在一起。其主推的“泛亚日金宝”更是以其宣称的“不参与价格波动,固定收益,无风险”而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然而仅仅四年,泛亚资金链便断裂,频频出现兑付危机。400多家泛亚服务机构被“整合”成41家,大多数泛亚相关单位人去楼空。媒体报道称,不少投资者担心泛亚平台上22万投资人的430亿元无法收回。 泛亚危机还未平息,金赛银风波又起。据悉,这是一款由中国平安集团内部员工向投资者兜售的第三方理财产品。这款本来承诺还本付息的理财计划,也是由于无法实现兑付而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的噩梦。截至9月25日,根据金赛银委托的律师事务所统计,金赛银募集资金63亿元,尚未兑付的约30亿元。不少投资者表示,这些产品部分在早期获得利息,但此后便出现无利息到账,现在连本都收不回来。 你贪的是诱人的利息或收益,他们觊觎的却是你的本金。这其实是众多投资骗局的共性。无论是那些经常打电话诱惑你的民间的现货、期货或者外汇交易的骗子平台,还是一部分骗子p2p公司,又或者是最传统的民间借贷骗局,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风险和收益犹如是硬币的正反面,如影随形。天上不会只白白给你掉馅饼,想想那些高收益要怎样才能实现?这些高收益背后又将承担怎样的风险? 看不懂的不要碰。宣传单不管用,推介人员的鼓吹不管用,只有实打实地看得懂的盈利模式才值得相信。那些吹的云里雾里却很难让人真正看懂的投资尽量不要碰。泛亚模式就比较复杂,极具迷惑性,如果你没有搞明白,就千万不能随意投资。信息不透明的不要碰。有业内人士分析,泛亚危机根源是由于信息不透明,泛亚自己没有严格规范运作,盲目扩张规模,导致原本理论上可行的商业模式变成了庞氏骗局。问清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或可能导致的最大损失,千万记住,零风险高收益的故事只能是一段神话。 如今股市低迷,房地产市场又不景气,本来就很窄的投资渠道显得就更加狭小。种种投资的诱惑确实很吸引人,他们放出的“迷雾”也是很朦胧很美,但小余提醒,“玫瑰虽美但花下荆棘丛生”,只有擦亮眼睛明明白白的投资才能真正的“理财”。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