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为期12天的“华夏古文明·魅力新山西”采访采风活动落下帷幕,40家媒体的63名记者先后赴晋城、临汾、运城3市,到7县(市、区)参加炎帝尧帝舜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20余场。媒体采风活动收官,但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这些天里,一场场“高大上”的活动层出不穷,一批优质文化产业和重点项目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文化+旅游+经济“三剑客”引资显著,“文化旅游晋军”正吹响新号角。 1“文化+”枝头结出硕果 2016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金融、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旅游产业列入七大非煤产业之首。如今,我省文化+旅游+经济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此次炎帝尧帝舜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中,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节引资80亿元、运城项目推介招商引资135亿元,临汾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也举行在即。 2根祖文化共鸣中有传承 一处处遗址,一件件文物,文明是看不见的根,却能唤醒同根血脉。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座都城、一堆圣火、一缕曙光”,随着省委书记王儒林“三个一”文化的提出,山西“华夏古文明”的根祖文化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也引发了更大的共鸣。 3古文明新山西融合更显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着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发掘以“三个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和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不断推动山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旅游产业日益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今,如何把现有的“文化名片”与山西文化旅游做好“嫁接”,仍需要做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三地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积极献言献策,为山西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 深挖文化内涵,文化资源才能物尽其用。在尧文化旅游经济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城址发掘领队何驽博士接受采访时说:“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最大的不同在于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深入研究,必须首先弄懂文化的核心,才能做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才知道如何去转化成大众都能接受的文化去开发去传承。”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深挖文化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深入发掘文化底蕴这个核心价值,将文化的理念融入市民心中、转化为城市的“灵魂”,文化旅游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发展旅游产业,还需要在文化创意上多下功夫。比如在近日举行的深圳文博会上,具有浓郁三晋特色的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等各类文创产品就备受青睐。这些具有积极创新能力的中小文创企业,现在做的正是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努力。古老文明和现代旅游之间有多远?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教授武弘麟指出,“我们除了关注我们有什么外,还要关注别人需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和别人需要什么之间,往往是不能无缝对接。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把这两样东西对接成一体。”近年来,景区的互动环节成为“吸金”和“吸睛”的重要一环。平遥古城又见平遥、五台山景区又见五台山、皇城相府迎圣驾表演等为景区文化增添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炎帝和舜帝文化的研讨会上,不少专家指出大力开发以文化为内容的动画片、歌舞剧、电视纪录片,以及通俗读物、乡土教材等等。同时这些文创产品完全可以推向全国,因为这些文化不仅是山西的,也是全国的。 一处处遗址的发掘和保护,不断传承着华夏古文明。一条条产业链的开发和推进,不断建设着魅力新山西。擦亮文化旅游的“晋”字招牌,“文化旅游晋军”正阔步向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