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不断推进。目前,至少已有山东、安徽等10余个省份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 各地方案围绕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多地明确了去产能、去杠杆的目标,鼓励农民买房成为多地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手段,各地还打出“组合拳”以降低企业成本,并对于本地区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补齐短板的政策。 去产能——多地明确去产能具体目标 梳理各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去产能往往被列为首要任务。多地的方案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明确了压减过剩产能的具体目标。 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省近期印发《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广东要求,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湖北提出,压减全省钢铁过剩产能200万吨、煤炭过剩产能800万吨,力争3年完成;江苏明确,2016年退出和压减煤炭产能600万吨,压减钢铁(粗钢)产能400万吨。 在去产能过程中,不少地方提出了清退“僵尸企业”的时间表。如,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安徽也提出,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湖北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僵尸企业基本退出。 去库存——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成重要手段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7亿平方米。对于房地产去库存,多地在方案中制定了具体的目标。 安徽提出,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住宅去化周期控制在15个月以内;江苏提出,到2016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和住宅类商品房去化周期有明显下降,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力争控制在16个月以内;广东明确,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 在明确去库存目标的同时,各地在方案中也提出了发展租赁市场、降低购房成本等诸多措施,其中,多地提出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并给出了一系列鼓励性措施。 山东提出,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农民进城购买首套住房可享受契税补贴、规费减免等优惠,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县(市、区)可根据购房支出给予3%—10%的补贴;安徽提出,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对自愿退宅进城农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当地政府可给予一次性购房奖励或其他补助;四川也表示,鼓励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给予一次性奖补。 去杠杆——多地明确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目标 在去杠杆方面,扩大直接融资、降低不良贷款率、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各地方案的共同要求。 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证券、期货机构杠杆率符合相关监管指标体系要求,保险公司杠杆率全面达标,保持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金额的比重超过35%,确保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 山东则提出,2016年,力争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到2000家,新增直接融资额超过5000亿元。到2017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也明确,鼓励企业多渠道、多方式扩大直接融资,力争“十三五”时期全口径直接融资年均增长10%以上。“2018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力争超过25%,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安徽还要求,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和监管,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降成本——各地打出“组合拳”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可盈利,有活力,经济才能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201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5元左右的高位,2015年1—11月为85.97元,同期企业利润率仅为5.57%。现实中,很多企业反映成本高,日子难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在2015—2016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我国总的来看还是中等收入国家,但很多方面成本偏高,呈现一种“未富先高”的现象。我国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但目前还不足以弥补快速上升的成本造成的竞争优势的减弱。要尽量保持和延长竞争优势,必须下决心降成本,否则,长期下去很多企业会被高成本压垮。 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方面,各地在方案中均打出“组合拳”,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社会保险费、电力和物流成本等一揽子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降成本,2016年为全省企业减负700亿元左右”,贵州提出,大幅降低大工业综合用电价格,使本省大工业用电价格成为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 广东提出,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较2014年下降5%—8%。将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从20%降低至12%,缴存基数上限从月平均工资的5倍降低到3倍。 安徽明确了“到2018年企业综合成本比2015年下降5%—8%”的目标,并要求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山东则提出,2016年,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500亿元左右。各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统一降至18%。 补短板——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目标和措施 鉴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一致,各地在方案中,对于本地区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补齐短板的目标和措施。 浙江提出了补齐“五个短板”,包括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农业农村短板、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短板、科技创新短板。浙江明确,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力争到202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左右。 贵州提出,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基础设施短板。在脱贫攻坚方面,贵州提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完成130万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 补齐短板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江苏明确,启动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5大领域“补短板专项工程”,重点推进2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