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希望养老金入市能对A股产生利好刺激作用。 东方IC供图 在管理层明确历时近两个月的“救市非常时期”结束后,上周作为后“证金时代”的第一个交易周,市场立即栽了个大跟头。全周沪指大跌11.54%,创近7周之最,沪指距上轮暴跌行情“政策底”3373点仅几步之遥。与此同时,全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风声鹤唳,A股再添不确定性。上周日,国务院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金入市迈出实质步伐。利好能掀多大波澜?邕城知名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养老金入市利好短期刺激作用有限,加之上周末降准预期落空,A股将延续震荡筑底之旅。 1 全球市场疲软 A股恐难独善其身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管理办法,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华泰证券南宁中泰路营业部投资顾问陈庄文认为,一方面,此消息的出台以及30%的比例均在预期之中,未有超预期的利好;另一方面,政策理论上有望撬动万亿资金入市,但实质性入市需要时间,并非立竿见影。因此综合来看,养老金入市对A股市场是长远利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但短期对盘面的刺激作用有限。 备受关注的是,近日全球市场哀鸿遍野,除中国A股上周五大跌逾4%、全周重挫11.54%外,欧美和日本股市亦于上周五收盘大跌3%,韩国股市下跌2%,而油价已创纪录连跌八周,6年来首次跌破40美元。如何看待全球市场的疲软?在这样的环境下,A股是否难独善其身? “全球市场的疲软其实并不算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经济的乏力。”广发证券南宁营业部投资顾问陈宇指出,今年以来,经济问题一直在持续困扰全球,哪怕是“看上去还行”的美国,其实多项经济数据都存在反复和矛盾,更不用说问题缠身的欧洲、俄罗斯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放眼国内,一季度以来,“通缩”的阴影就一直无法摆脱,而从最新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看,各个方面仍显示出较多的问题,相当多指标达不到预期。 谈到上周全球市场出现的“暴风雨”,陈宇表示,直接引发全球市场忧虑的恐怕还是人民币的主动贬值。“人民币主动贬值,个中原因比较复杂,毕竟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民币汇率,背后是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并非一句促进出口那么简单。但显而易见的是,人民币长期高估的压力,几乎一直是中国在独自承担,其负面作用是巨大的”。 陈宇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币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全球经济的“挡风墙”,但到了现在,中国不可能再进一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为全球经济问题埋单,汇率的调整是必然的,而对全球市场的冲击也是必然的。 “对于全球市场来说,要适应人民币贬值还有一个过程,因此从上周开始,全球市场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动荡期’,而A股恐难独善其身。”陈宇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时间表是否改变,是全球市场下一步博弈的主要焦点。而对于A股来说,经济基本面和市场心态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重回正常轨道无从谈起,而这两个因素的修复都需要时间。因此,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指数或将处在反复筑底的状态。 2 市场再次探底 3373点政策底能否守住 上周大盘再度破位下跌,沪指周五盘中一度失守3500点,逐渐逼近上轮暴跌行情的低点3373点。3373点是管理层救市的“政策底”,被认为是很重要的防线。这条防线能起到支撑作用吗?市场再度探底,管理层会否再度出手? “上周五收盘,上证指数已击穿前期市场震荡箱体的下端3537点,为短线的下跌打开了空间。”陈庄文表示,前期低点3373点成为市场关注的下一个重要支撑点位,这个位置是国家出手救市所形成的重要政策底,如果再度跌穿,国家救市的成果将化为浮云。因此,在3373~3537点这一区间,大盘的跌势应会逐步减弱,通过震荡再次形成新的反弹。而如果跌势依然难止,预计管理层会通过其他形式再次出手,维护市场稳定。 国泰君安证券广西分公司投资顾问陈喆上周曾分析认为,4100点一带压力重重,建议投资者提前“收割”,本周他的观点更趋谨慎。“从沪指走势看,上周五跌破前期低点3537点,宣告W底构筑不成功,市场将考验政策底3373点以及年线的支撑有效性。”他认为,市场如果缩量探底至3400点企稳,不创本轮股灾以来的新低,那将是较为有利的走势,否则下降通道构筑的可能性大增。 伴随经济数据的疲软,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再度强烈,如果降准推出,能有效提振市场吗?对此,几位投顾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认为,短线刺激效果看政策力度,而中线提振作用并不大,难改行情趋势。陈庄文指出,存款准备金率下降50个基点是符合市场预期的,如果下降100个基点,那将是超预期的,对市场会形成短期利好,加速反弹的出现,但对市场的中线走势,提振效果不会太大。 陈喆亦认为,对于可能出现的降准,如果力度不是大幅超越预期的话,恐怕不能有效提振市场,股指高开低走的几率较大。 3 系统风险需防 趋势型投资者谨慎为上 市场再陷弱势,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当前操作上是越跌越买还是多看少动”,分析人士建议趋势型投资者谨慎为上,而交易型投资者可逢低布局热点个股。 陈庄文指出,最近影响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国内投资者信心不足的问题,国际市场的风雨飘摇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新兴市场的汇率和股市相继出现了巨大波动,商品市场已经迭创新低,美国市场的大跌也反映其当前经济和金融的困境。”陈庄文认为,系统性风险焦虑的增加促使近期市场大幅调整,目前中线来看A股弱势难改,系统性风险仍需释放,因此稳健型投资者不要因短线的小幅反弹而盲动,冒亏损的风险。建议继续维持较低仓位,仓位较重者遇反弹可继续减仓。近期热点方面,随着9月3日的逐步临近,国防军工板块可以继续关注,同时国企改革亦是贯穿全年的主题,善于把握波段机会的投资者可逢低布局。 “目前管理层的干预阶段告一段落,市场将进入自身调节阶段。在全球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下,投资者要警惕A股跟跌的风险。”陈喆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已提前创出新低的金融板块能否止跌,趋势性投资者可继续休养生息,而交易型投资者可在市场放量急跌出现阶段性新低时逐步吸纳,反弹后再波段了结。板块方面,可关注题材股、重组预期、国企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标的。 [相关新闻] 证金独木难支,机构减仓操作 A股上周“失血”4700亿元 交割日魔咒再度袭来。 8月21日,又逢期指交割,A股市场再现逾百点暴跌。 当天,沪深股指大幅低开,沪指盘中一度连续跌破3600点、3500点关口,创业板指数跌幅更是居首。 二级市场上,近期领涨龙头证金建仓概念股集体重挫,龙头股梅雁吉祥、美克家居跌停,直接挫伤了市场人气,从而引发了股价虚高、业绩暗淡类个股的全线暴跌。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表示:“过去的牛市思维已经发生了逆转。国家队救市只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虽然7月初的连续崩塌情况很难再发生,但目前指数点位缺乏支撑。” 记者获悉,目前,多数公募和私募机构仍采取了减仓操作的应对措施。 极其脆弱的市场心态背后,多头似乎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场独角戏,应者寥寥。从目前情况来看,场内资金仍在加速出逃。 同花顺统计的主力资金流向表明,在上证指数创本轮反弹以来最大跌幅的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额超过4700亿元,累计高达4719.24亿元。其中,8月18日和21日暴跌当天,全天大单净额净流出额分别达1789.67亿元和981.75亿元。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8月19日,807只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为76.87%,较一个月前减仓1.58个百分点,减持股票规模达1000亿元。 不仅如此,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亦出现巨额赎回。整个7月,开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净赎回规模约达到9339亿份。有公募基金人士指出,偏股基金单月遭遇接近万亿份净赎回和接近三成的净赎回比例,在公募基金史上绝无仅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