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滋养黄土地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
一排排宽敞的院落,一亩亩挂满果实的核桃树,一座座有机蔬菜大棚,一条条通往致富的道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的面貌,悄然发生了新变化。多年来,由于土地贫瘠,永和县坡头乡的百姓以玉米种植和劳务输出维持生计,始终难以脱贫致富。近日,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将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确定为帮扶点,因地制宜研究扶贫方案,通过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当地百姓走上致富道路。 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呼家庄村委下辖3个自然村,共138户,538口人,耕地面积7200亩,主导产业为种植玉米、养殖业、打零工和劳务输出。为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今年,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投入4万元帮助当地村民加强核桃经济林科学养护,并出资专门聘请了省农科院专家现场培训、指导,手把手地教会了每一位种植农民,确确实实提高了他们的管护能力,与去年比较,今年的核桃挂果好、质量好、产量高,同时,平均每亩增产30斤,实际收入比去年增加了10%-15%。
永和县坡头乡呼家庄共有4000亩核桃林,其中,核桃幼树2500亩。为加强核桃林管护,提高优质品种,增加单产效益,今年,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投入帮扶资金,计划分5年对千亩核桃幼树进行嫁接,并已经完成了500亩核桃幼树的嫁接工作。
要想富,先修路。呼家庄通往柳衣沟、南岭皆山上的耕地一直没有通路,山上500余亩耕地主要种植玉米、高粱,每年耕种、除草、收割只能步行,种子、化肥等都需要肩挑,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了村民耕种、收割。今年,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投入5万元资金帮助村民修路。经过大半年的道路改造,当地农户在今年秋收时节真实体验到了修路带来的便利。一大批金灿灿的玉米通过这条致富路运下山来,为村民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劳动成本、增加了劳动收入。村民们摸着鼓鼓的钱包,乐在脸上,美在心头。
坡头乡没有平原的辽阔、没有黑土地的肥沃,只有起伏的山坡和干旱的土壤,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因地制宜,向临汾市永和县坡头乡投兴建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让当地村民在黄土地上有了新收获。今年,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先后为永和县坡头乡投入80万元建设蔬菜大棚,其中,在坡头乡坡头村投资65万元新建了32个蔬菜温室大棚,面积共11200平方米;在坡头乡叉口村投资15万元新建了8个蔬菜温室大棚,面积共2200平方米。以前靠天吃饭的村民郭大爷,在中国银行的帮扶下建起4座蔬菜塑料大棚,单种菜一项一年就能收入6万多元。
为了增强该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先后捐赠电脑20台,捐赠桌、椅、柜、沙发等物资近百件,捐赠了千余册图书、为学生更换了课桌、板凳等设施。同时,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对呼家庄村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捐赠1万元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目前,永和县坡头乡的蔬菜大棚已经远近闻名,生产的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大辣椒等蔬菜供不应求。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经营模式,大大增强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