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7亿多平方米楼市库存,地方政府如何落子? 房地产库存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病灶,去库存是刮骨疗伤之举。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先后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去库存成为福建、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贵州等十多个省份的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1853万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面对7亿多平方米库存,地方政府该如何落子布局? 河南省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去库存、促消费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稳定房地产市场…… 面对体量巨大的库存,单一政策、短期政策难立竿见影。去库“持久战”必须打通供需通道。 从需求端发力,有效激活需求侧,成为不少地方政策布局的突破口。梳理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继续放宽信贷政策、降低购房成本、增加购房补贴,加快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补贴成为去库存的发力重点。 从长期来看,“去库存”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让新型城镇化为楼市提供利好,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去库存表面看似一道坎,如果调整好方向,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又是难得机遇。”内蒙古人大代表、内蒙古蒙西建设投资集团总裁熊玉昆认为。 此外,一些地方更强调供求端发力。湖南省、山东省济南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控制新建住宅的数量,改善住房供给结构。 多地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政府宜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完善周边配套,同时促进租赁市场专业化,因地施策进行房地产调控。 业内预计,在“去库存”的号角下,各地在密集发布政策,预计后续将针对房地产库存出台不同力度的政策。不过,由于市场继续分化,分城施策将是未来政策放松的主要特点。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