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兴则经济兴。 2015年,是山西金融创新的一年,也是着力解决制约山西金融发展各种瓶颈的一年,更是山西金融创新有了初步成就的一年。 有效的金融运行可以直接放大经济发展中的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金融在我省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中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我省金融运行平稳,社会融资大量流入。尤其是全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后,我省社会信用环境有了初步改善,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为下一步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顾2015年的山西金融发展,4月1日的省政府专题会议值得大书特书。省政府加快推进《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评机制,对不守信企业和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逐步建立健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同时,也提出了“一企一策”解决问题的思路。 5月29日,全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召开。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说,这一大会对金融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全省各级干部认识到了金融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之后,全省各市各部门掀起了学金融的学习之风。 7月2日,《山西省金融改革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年)制定出台,为深化全省金融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对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而且,从顶层设计到规划,从体制机制到具体实施目标都有,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金融工作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思想活了,办法也就多了。 在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我省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采矿权抵押,以及全国标的最大的海鑫重组事件,赋予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山西的信任和信心,使得工行、国开行、农发行等数家国有大银行内部摘掉了山西高风险区帽子,并且加大了对山西的资金投入。 社会信用环境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4月份梳理的108个金融领域突出问题,主要是借钱不还的信用问题。到12月下旬,已经解决了92%。 省里还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计划”、“减轻企业负担60条”、“支持外贸稳增长的16条实施意见”、设立地市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设立担保风险补偿金、壮大融资担保行业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的政策措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银监局、保监局和各家金融机构都从自己具体业务出发,因地制宜,不但有全省的新政策,还有市级的推动政策。各级政府也积极推出了当地的配套政策,推动全社会用金融撬点盘活经济。 9月29日,我省目前唯一的国有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山西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也就是“晋金所”正式启动。做为山西金融振兴2015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晋金所”上线有助于促进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助力经济转型发展,有助于我省规范发展非标准化融资,促进金融资产流转、盘活存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作为互联网平台,“晋金所”一手对接存量巨大的民间资本,一手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够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12月16日,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标志着全省第一家全牌照大型地方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成立运营。组建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是深化地方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山西金融业振兴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整合我省宝贵的金融资源,健全地方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释放山西省金融持牌企业发展活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山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顶层设计科学合理,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好转,金融风险逐渐化解,为我省金融业带来了许多变化:融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直接融资超过了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发展加快,企业融资渠道拓宽。 今年,我省还发展了政府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截至11月末,我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创投和股权投资企业共81家,比2014年底增加了41家,管理着46只基金,规模约53亿元。省工商局、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完成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山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0亿元)、山西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10亿元)、山西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投资基金(50亿元)、山西省农业产业发展基金(3亿元)的设立。 2016年即将到来,山西的金融事业,经过省委、省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各金融机构一年的努力,在夯实基础、培养良好的信用环境、创新方法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什么时候,这些点点滴滴的成效,能够汇聚成大的效果,让众人和企业能够感受到?收获的日子,应该在2016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