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做出大文章 ——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支农助微显实效 一、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贷质效。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按照“风险可控、简便快捷”原则,优化信贷业务流程,精简办贷手续,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优化办贷流程,设立受理、调查、贷审会、审查、录入及信贷会计六个贷款发放岗,实现调查与受理、受理与审查、审查与审批三分离,信贷工作更加透明,职责更加明确,流程更加顺畅;将受理岗、审查岗设在营业大厅,增加信贷投放透明度,实行“阳光办贷”;前置贷审会,即客户经理一经调查就可召开贷审会,再根据贷审会决议情况收集客户资料,客户“填一次单、跑一趟腿”就可以成功承贷,在条件符合、手续齐全的情况下,从申贷到信贷资金到账一般3天,最短1天,真正做到透明、便捷、高效。 二、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为解决“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偏高问题,曲沃新田村镇银行结合当地“三农”及小微企业特点,推出了“商户一折通”、“企业法人经营贷”及“农户生产经营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所有产品在贷款额度和期限内,随用随取、随有随还、循环使用,客户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灵活选择还款方式。客户借款后,在资金富余时还可以随时提前还款减少利息支出,对于提前还款部分,只按资金实际使用额度和天数计收利息,如有所需,在授信额度内将不再进行审批,可以直接使用,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如某企业于2015年6月30日借款60万元,期限1年,按照传统信贷产品,截止11月21日需支付利息36378元,但在同等条件下,使用“企业法人经营贷”,仅支付利息19780元,节省利息支出16598元,综合月利率仅为7.00‰,大大降低了企业负担。 三、依托资源优势,多渠道促融资。“三农”及小微企业先天不足,缺乏财务报表、银行流水等“硬信息”,客户交易状况、信用状况等“软信息”也难以直接获得,使银行无法及时全面了解到其真实经营状况,难以向其发放贷款;另一方面“三农”及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对银行金融产品缺乏足够了解,双方信息不对称,申贷获得率较低。针对这一现状,曲沃新田村镇银行一是提出了“三品三表”授信方式,即在信贷调查中注重考察客户人品、产品和押品,关注财务报表的同时,更看重电表、水表和税表;二是充分利用“本土化”优势,推行金融服务联络员制度,在各乡镇选聘品行端、威望高、群众基础较好,且具有一定金融知识的人作为金融服务联络员,为本区信贷投放提出初步意见;三是与农委、中小企业局、工商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合作,依托大数据,实现批量获客,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及时进行了解,有效增加了“三农”及小微企业获得授信的可能性。 对于资信情况较好而资金需求又超过自身授信能力的客户,曲沃新田村镇银行依托自身资源,利用与发起行的优势,积极搭建信息沟通桥梁,提供融资便利,探索银企合作新模式。如曲沃辖区某高科技民营企业,为山西省首家集太阳能产品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企业,经营情况稳健,发展前景良好,因业务规模拓展向曲沃新田村镇银行申请贷款3000万元,曲沃新田村镇银行受自身规模限制,难以满足。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多方联系,向有意向的银行转交了企业资料,解决了企业融资难,实现了银企互信互赢和长效发展。目前,该企业已与银行业机构签订了贷款意向。 四、搭建沟通桥梁,丰富服务内容。近年来,曲沃县桶装水行业发展迅速,但辖区两家龙头水企业却是竞争对手,面和心不合,老死不相往来,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均互持有对方水桶,形成大量资金占用,即便将对方水桶变为自用,还涉及到标识更换,加大了运营成本。曲沃新田村镇银行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邀请两家水企业负责人进行磋商,最终达成两条协议,一是双方进行纯净水桶互换,减少成本;二是共同合作,宣传水文化。目前,两企业已正式合作,实现纯净水桶串换3万余桶,减少资金占用80余万元,并以曲沃水文化为重点共同开展了多项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忧。八月份,是水果成熟季节,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成立助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向有采摘困难的果农提供帮助,一方面,拉近与农民的距离,了解了村情民意;另一方面,弘扬了曲沃新田村镇银行的企业文化,真真实实把“三农”服务落到了实处,做到了细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帮民困、解民忧”的服务精神。仅2015年8月份,助农服务队就帮助果农60余户,共计300多人次。 截至2015年11月末,曲沃新田村镇银行贷款余额10524.7万元,累计发放13480.98万元。充分发挥了本土银行跟市场贴得近、贷款放得快的优势,有力支持了曲沃县“三农”及小微企业。(任芳 杜晓宾)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