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第十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评选结果予以通报,曲沃县人民检察院榜上有名,这是该院连续六届获此殊荣。 近年来,该院坚持把12309检察服务中心“小窗口”作为检察机关保障“大民生”重要切入点,以争创全国文明接待室为目标,坚持三项举措齐推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集检察监督、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检察产品。2020年以来,12309检察服务中心通过“网信电访”共接待群众来访241人次,提供法律咨询159人次,办理司法救助35件,接收立案监督申请10件,办理国家赔偿1件。按照“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性答复”要求,对所有来信来访均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连续多年实现了无涉检越级上访、进京上访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上访。12309检察服务中心荣获“全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以加强保障为基础 打造“一站式”为民服务新平台 文明是检察事业发展进步最核心、最持久的力量。文明接待室评比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检察为民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院党组坚持从夯实基础入手,真正实现了组织领导到位、人员配备到位、服务设施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该院把创建全国文明接待室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文明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检察长发挥头雁效应,对疑难复杂的信访案件及时介入处理,其他院领导也按照分管职责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形成由检察长总负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控告申诉部门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院“一盘棋”工作格局。二是人员配备到位。院党组将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群众工作能力过硬的检察干警充实到控申部门。目前控申部门的7名工作人员,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应的法律素养,性别比例协调,针对来访人员能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该院还通过岗位练兵、公开听证和业务竞赛等活动,积极打造过硬控申检察队伍,不断提升控申检察工作公信力和亲和力。“迎来访者一张笑脸,递来访者一杯热水,送来访者一腔热情,为来访者排忧解难”已成为该院控申窗口服务社会的真实写照。三是服务设施到位。为营造最佳接待环境,该院将原控申大厅改造成集检察长接待室、律师接待室、心理疏导室、远程视频接访室于一体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12309山西智慧检务服务监督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了网络平台和实体大厅优势互补、线上线下信访接待协同发力的信访工作新格局。群众既可通过门户网站、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享受“一站式”服务,又可到实体大厅向检察人员面对面反映心声和诉求,程序减少了、效率提高了,便利的办事平台广受好评。该中心同时还设置法律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律师绿色通道”,为民营企业家和律师群体提供便捷服务。自“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已办理1起涉非公经济申诉案件,2起阻碍律师行使权利的案件。 以完善机制为依托 确保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回音 该院在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和首办责任制同时,从完善机制入手,切实做到了“有信必办,有访必接,有诉必理,有难必帮”,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一是建立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申诉案件工作机制。该院率先制定了《院领导办理首次信访申诉案件实施办法》,每周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公开领导接访日程安排,确定重大敏感期点名接访与预约接访相结合,促进信访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2021年国庆前夕有3名群众来群访企业占地纠纷问题,来访群众情绪激动。“我不和你们谈,我要见检察长”,控申干警在热情接待来访群众的同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向检察长汇报。检察长亲自接访,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了解事情原委后,并就相关法律政策、管辖适用等问题向他们作了耐心细致的解释。来访群众真切地感觉到被重视,再三保证会通过法律途径依法合规地解决问题,有效避免了信访案件矛盾上行。三年来,该院历任检察长共接待群众来访63次,包案化解疑难复杂信访案件24件,通过院领导接访和释法说理,力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发端。二是建立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机制。针对部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群众满意度不高、律师参与度低、释法说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该院制定了《关于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工作办法》,确定曲沃县法律援助中心3名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律师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该工作开展以来,律师参与化解信访案件5件,接待来访当事人8次,切实做到了对来访群众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三是建立“一体化”信访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该院积极探索建立民行检察与控申检察联动机制,将日常接访与专门接访相结合,协同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对于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控申部门在认真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党委政府信访部门联系,努力做到信访信息互通、责任互补、资源互享,确保群众诉求渠道畅通。对于来访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属于本院管辖的,该院发挥部门一体化联动机制,切实为来访群众排忧解难。71岁的吴大爷系退役军人、残疾人,老伴卧病在床,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女儿打工维持,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他与同村的赵某发生言语冲突,被赵某推倒受伤,法院判决的赔偿款一直未执行到位,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申请民事执行监督。在认真审查案件的基础上,该院发挥“民事执行监督+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对其案件进行民事执行监督,同时鉴于吴大爷家的现实情况,快速为其启动司法救助“绿色通道”,仅用一周的时间就为其申请到一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帮其解决了生活中的燃眉之急。 以工作创新为手段 实现办案、监督、息诉效果“三位一体” 该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努力实现办案、监督、息诉效果“三位一体”。一是探索简易听证,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该院在信访接待中积极探索简易公开听证,通过邀请人民监督员及其他专业人士参与接访,将“前台”群众接待与“后台”司法办案深度融合,提升有效、当场、就地化解矛盾的效率。信访人王某因不服法院驳回其再审申请的裁定,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申请民事监督。经审查,王某申请再审已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并且不存在不可归责于其自身的原因,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中的规定,该信访事项不符合受理条件,据此对王某进行了释法说理,但王某一直无法理解。为了减少信访人诉累,针对这一情况,该院决定通过简易公开听证的方式来尝试化解。检察官在征得王某的同意后,邀请了1名擅长民事诉讼领域的律师作为听证员举行简易公开听证会。检察官和听证员针对王某对法律适用、权利行使、实体认定方面的疑惑逐一作出解答,并从不同的角度为其提供维护自身权利途径的建议。王某最终接受了检察院的决定,消除了心中的疑惑。二是“单一救助”变“多元帮扶”,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情。司法救助工作是“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检察关爱”的民生工程,物质救助只能解一时之困,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才是救助真正意义所在。该院与曲沃县农业农村局会签了《关于做好司法救助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文件,加大对进入检察办案环节的农村地区五类困难当事人的救助力度。对于学龄儿童、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困难群体,除了进行经济救助外,还积极与民政、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妇联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为困难当事人建立全程帮扶方案,由“单一”司法救助向“多元”社会救助转变,实现了司法救助效果最大化。承办检察官在办理一起宋某杀妻案中发现他们七岁的女儿小璇璇(化名)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难,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快速启动司法救助“绿色通道”,为其申请到12000元司法救助金。为保障小璇璇后期生活有着落,发放救助金时特意邀请县教育局、扶贫办、乡镇领导、专门的心理辅导师以及小璇璇所在学校的校长、班主任老师参加,从贫困救助、书费减免、心理疏导、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为其提供帮助。如今小璇璇已经逐渐走出家庭变故的阴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2020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司法救助35件66人,发放救助款46.2万元,被救助者有2名退役军人,9名残疾人、14名未成年人,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名脱贫易返贫户。该院办理的临汾市首例涉退役军人原某司法救助案被临汾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该院“打造“1+N”司法救助新格局,力争实现应救尽救”的做法被检察周刊刊登。三是创新“枫桥经验”,从“等案上门”到“走访问案”转变。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受限。该院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以7名员额检察官为领队,深入全县158个行政村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活动,推广12309微信小程序,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便捷的反映自己的诉求。此项举措推行以来,7名员额检察官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受理民事监督线索8件、刑事诉讼监督线索9件、公益诉讼线索44件、受理司法救助申请10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0万元。该院这一做法得到最高检的肯定,最高检联合山西省检察院开展的第52次走近一线检察官微直播活动,检察“小窗口”做实百姓“大民生”展示的就是他们通过“零距离”接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活动在高检院官方微博、头条号进行直播,发布首日,话题总阅读量达10.2亿次,讨论量113.9万次,增强了网民对检察官履职过程的直观体验,扩大了检察公信力。 荣誉是肯定和褒奖,更是鞭策和激励。今后,该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求极致的检察履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司法公平正义,以“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为抓手,聚焦信访办案主责主业,用好检察“小窗口”,做实百姓“大民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谱写曲沃检察院文明创建的新篇章。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