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边,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手段出尽风头,创造了一天之内超7亿次的支付纪录;那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77家P2P平台公司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P2P网贷平台经营惨淡。 作为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业界和投资者广泛关注。总体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丰富了金融服务,缓解了资金紧缺,成为现行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今年7月份,10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发展被进一步导入规范轨道。 但也要看到,历经数年“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生长后,互联网金融正面临着风险管控失据、经营模式单一、后续发展乏力等难题。无论加入何种新元素,互联网金融归根结底还是金融。无论监管者还是从业者,都应回归金融的本质属性,既鼓励创新创造,又加强风险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实现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应该由市场驱动、创新打头,管得太紧会缩手缩脚。所以,鼓励其不断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创新与监管自律并非对立冲突。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和安全管控提出高要求,不是将其另眼相看,反而是考虑到了金融制度和互联网技术的二层性风险,助力互联网金融在市场底线和法律红线之内,更好创新、更快发展。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风险存在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支付、投资、交易渠道相比,互联网金融在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上更加散点化、扁平化、多元化,也更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一旦信息不对称累积到一定程度,产生的“蝴蝶效应”就可能更广泛、更具破坏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