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份,A股市场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任何惊喜,整体上延续了全年的下降趋势,医药行业在新政的影响下再次遭遇重挫,导致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大降。 与此同时,在349只有可比业绩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12月份仅有15只净值出现上涨,占比为4%。而上涨的混合型基金仅占到两成,且抛开净值异动的混基外,最大单月涨幅也没有超过5%,反观混基跌幅榜,前11名的跌幅全都超过了10%,显示出盈利的艰难。 债券型基金无疑是2018年各类型中表现最强劲的,这一点也在12月份得以延续,超过85%的债基在本月获得正收益。而受到股市的影响,转债基金依然毫无悬念的排在跌幅榜前列。悲催的美股和原油在持续上涨了三个季度后,于2018年四季度开始转跌,并一直延续到年尾,导致原本业绩最为靓丽的QDII基金最终黯然收场,八成产品在12月份亏损,其中最大跌幅将近14%,而主投黄金等贵金属的QDII基金则借助避险情绪的上升而占据单月QDII涨幅榜前列。 普通股票型基金:整体颓势依旧 医药主题基金下跌明显 即使A股市场经过了近一年的持续回调,但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里,下跌的趋势还是没能扭转,回顾12月份的走势,无论是沪深主板市场亦或是成长股指数,皆继续以下跌为主。 在这样的趋势下,以高仓位为代表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在有可比数据的34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12月份业绩上涨的仅有15只产品,占比为4%,其余的96%全部亏损。 不过从这15只业绩为正的产品来看,一只是今年4月份由债基转为股基,因此其重仓资产依然以债券为主。其次,有8只基金成立于2018年年内,这些基金充分利用建仓期的优势,成功避开了A股的下跌行情。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在余下的业绩为正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都或多或少持有电力、铁路运输等公共事业股,而这些个股在12月份均逆势收涨,表现良好,从而为持有者带来了回报。 不过绝大多数的权益类产品依旧下跌严重,尤其是此前遭遇了行业震动的医药股,在12月6日受到“带量采购”新政的影响,整体上再次出现下挫,成为12月份下跌的主力。在跌幅榜前40名里,以医疗健康、医药为主题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就多达22只,这些基金单月跌幅全都超过5%,而且跌幅超10%的全都是此类主题产品。 股票型基金收益下跌也带来了规模的缩水。据数据统计,2017年底,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累计规模为2482.22亿元,而在2018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该类型基金规模分别减少32.38亿元和228.97亿元,年中规模达2220.87亿元,三季度规模则继续下降,达到2010.12亿元,总规模较去年底减少19.02%。 但持续下跌过后,不少业内专家都对A股的投资价值非常看好,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就表示:“当前A股估值处于低位,通过大规模减税,有望改善企业盈利,从而也有利于推动股市有较好表现。”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