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辖7镇6乡348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人口50万,其中农村人口42万,高峰时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2万余人,是全市劳动力转移大县。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在外农民工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创业的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返乡农民工在本县实现再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达1000余人。 一、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 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该县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政策,县政府出台了《襄汾县创业小额贷款贴息办法》,规定返乡农民工可均享受自主创业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对符合政策的创业人员,人社部门可向县邮政储蓄银行推荐创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贷款额度为2-10万元,给予50%-100%的贴息,享受贴息时间为一年,两年后,再次新创业或设立分公司(店),清算本息后,可再次申请小额贷款贴息。今年以来,共为28名创业者推荐发放小额贷款140万元。同时,人社部门在提供用工保障、贷款贴息和免费创业培训等方面予以扶持。在全县初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不仅实现了创业者自身价值,而且对保障就业、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当前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据调查,现阶段一些返乡农民工虽然通过在外打工开阔了视野,但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封闭保守,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愿再冒风险,继续创业。也有一些返乡农民工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年龄偏大或偏小、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不能进行创业,这些认识偏差阻碍了其回乡再创业。 2、能力素质问题。通过对回乡创业农民工调查,大部分返乡农民工自创办企业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进修或培训。很多创业者早年外出打工,文化水平较低。在打工过程中,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工做起,基本上是懂技术,但是不懂管理,自身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的对国家惠农政策、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及规避创业风险等知识掌握有限,导致创业的风险较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差,从而影响创业的积极性。 3、资金不足问题。创业者除了要有经营头脑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创业资金。调查中,一些返乡农民工反映,虽然在外出务工中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不足以创业,创业资金缺口较大,资金问题成为返乡农民工再创办的瓶颈制约。如:赵康镇的28岁小伙子马鹏飞,这两年也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孩子两岁了,平时很想他,父母年纪也大了,需要照顾。”但回乡创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他盘算了一下,不管搞农业、还是开农家乐,前期至少要10多万元的投入,但一直没筹到这笔钱。汾城镇张高村村民王书齐,在养殖厂打工三年,学到一定的养殖技术后回乡自主创业,办起了生猪养殖厂和饲料原料经销公司,由于资金缺乏导致规模无法扩大。 三、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建议及对策 为进一步鼓励、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激发和保护返乡农民工创业热情,更好地发挥返乡农民工创业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业氛围。在积极积极落实上级政策的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利用返乡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和政府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方针政策,彻底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引导返乡农民工破除小富思想,树立创业意识,增强创业愿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2、强化创业培训,增强创业信心。紧密结合返乡农民工创业特点、需求和县域经济特色,编制实施专项培训计划,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有效开展返乡农民工SYB创业培训,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并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对参加创业培训的返乡农民工建立完整档案,通过电话解答和导师上门指导等方式,长期与创业者保持联系,及时帮助解决不同层次的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增强创业信心和决心。 3、加强金融支持,保障创业资金。充分发挥创业小额贷款的作用,给予返乡创业者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优先给予贴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 4、围绕创业需求,完善政策扶持。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做好返乡人员创业服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确保其各项社保关系顺畅转移接入。对返乡创业者创办的符合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企业,优先享受一次性就业补助、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六补一缓”扶持政策。(襄汾县政府)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