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 › 头条新闻

“普惠金融”照山乡

2018-11-28 08:21|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925| 评论: 0|来自: 金融时报

摘要: 人行临汾市中支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山西省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万亩梨园香气四溢,忙着卸果的农户王海平乐得合不拢嘴。原来,他种植的10亩玉露香梨早已通过线上交易平台一售而空,再也不用发愁堆积如山的梨果找不到销路了。

  王海平的经历正是近年来人行临汾市中支大力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该行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以“支付”推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务偏远山区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滴灌

  支付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吕梁山与太岳山之间,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部分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高度重合,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为助力脱贫攻坚,人行临汾市中支把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建设3379个集支付结算服务办理、金融法规知识宣传等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实现了服务站行政村的“全覆盖”,让山区百姓尽享“普惠甘霖”。

  在此基础上,人行临汾市中支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口素质,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各银行机构优先支持农村地区营业网点上线运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等支付结算主渠道业务。该行重点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扩大银行卡受理终端布放面,加快各类支付机具的改造升级,优化农村地区电商企业开户服务,实现了支付结算业务系统银行营业网点的全覆盖。

  目前,全市县域地区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1.44个,银行机构大、小额支付系统接入率达到100%。据统计,人行临汾市中支已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4300余个,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支付服务格局,使便民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支付结算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多点开花

  移动支付开启智慧生活

  振兴乡村经济,助力脱贫致富,关键的落脚点在于抓住农民这一主体,扎实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场景建设。

  为提高偏远山区社会公众使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人行临汾市中支组织各银行机构,充分利用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电子屏宣传介绍支付产品;成立支付工具宣传推广志愿者团队,开展“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的“五进”宣传活动,并依托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由站点负责人向当地村民讲解金融知识。该行着力发挥“电商达人”、收银员的作用,通过他们宣传推广新型支付工具,增强群众对现代金融知识的了解。

  人行临汾市中支通过加快金融移动支付产品在偏远山区各支付场景的应用落地,以手机等手持终端为载体的移动支付风靡山乡,让乡村百姓切实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移动支付。截至目前,临汾市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106.57万户,发生交易570万笔、金额达495万元。

  穿针引线

  电子商务承载小康梦想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中,支付结算业务是电商发展的根基,支付资金流是电商产业链条上流淌的血液。为此,人行临汾市中支积极探索“支付服务+电子商务”模式,以国家级贫困县隰县为试点,通过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多部门跨界联动、多行业协同作战,走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现代支付应用支持电商扶贫的新路径。

  为助推隰县脱贫攻坚,人行临汾市中支多次组织专人深入农村一线调研,针对隰县电商企业与商户刚刚起步、缺乏专业团队、支付业务知识参差不齐等现状,指导人行隰县支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点对点”零距离普及现代支付知识,“面对面”为本土电商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引导金融综合服务站加载电商业务。

  在总结隰县试点情况的基础上,人行临汾市中支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出台了《临汾市支付业务应用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紧密结合商务部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部署和业务模式新变化,确定了全辖支付业务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圈(点)项目建设两年工作目标。

  在隰县的示范带动和《临汾市支付业务应用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引领下,辖区各地大力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农行吉县支行发挥手机支付各类延伸产品的特色功能优势,在26家乐村淘电商服务站,配套上线了农行智能pos机、聚合支付码等移动支付产品;吉县农信联社在吉县名优特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线智能POS机和掌上银行,开展网络销售服务。

  截至今年8月底,临汾辖内共有454家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搭载了农村电商平台,支持1856个贫困户创收,金融精准扶贫功效得以显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