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零点至凌晨3点,是翼城中学教师张俪娟近一年来最难熬的几个小时。 像除夕“守岁”一般,张俪娟早早就守在了电脑前,右手操纵鼠标点击网页,左手握着手机随时准备接收最新高考信息,只等24日零点山西省高考成绩网上查分系统开启。然而,由于查询人数过多,网页无法打开,这一等竟等了3个多小时。 “580、591、600……”陆续查到的成绩让张俪娟睡意全无。“前半夜要查分,不想睡,后半夜太兴奋,怎么也睡不着了。”作为翼城中学文科实验班的班主任,今年张俪娟所带班级的二本达线率为100%,这对比考生们还要起早贪黑的张俪娟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6月25日,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喜讯在翼城县传开:2018年,翼城县共有3638名考生参加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共2476人(其中一本达线797人),达线率68.0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有两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翼城中学学生王龙飞以694分喜获山西省理工类第五名、临汾市理工类第一名;翼城中学学生张晶晶以637分喜获山西省文史类第五十一名、临汾市文史类第三名。 作为一个财政收入不高、生源选择有限的县级城市,这张高考大红“喜报”的出炉是厚积薄发?还是偶然之得?在带着疑问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记者一行再一次印证了“渠清如许”与“源头活水”的关系:今年的高考成绩只是翼城县教育发展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有教”到“优教”,从“能上学”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翼城县教育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在践行均衡发展理念的实践中向更高水平、更优质量迈进…… ——“没有学校,没有交通和医疗,乡村就没有活力。一个没有活力的乡村谈何振兴?” 翼城县浇底学校校长助理杨艳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照片。照片上,学生们正仰着脖子在喝牛奶。该校教师宋殿民甚至清楚地记得那张照片的拍摄日期是2016年11月15日。 距离县城约20公里的浇底乡是全县唯一一个贫困乡镇,浇底学校则是全乡唯一的一所学校。全校有130余名学生,从幼儿园至初中,一个年级一个班,汇聚了附近10个村的孩子。 两年前的11月15日,在县委书记杨春权的倡议和协调下,翼城县绿牧德品乳业有限公司为浇底学校的160余名师生送来了爱心牛奶。如今,“爱心送牛奶 温暖山区娃”活动已经持续了近两年,每个清晨的8:40,送奶车都会准时停在浇底学校门口。 今年5月4日,在浇底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的杨春权又一次偏离既定调研路线,“拐”进了浇底学校。在陪同下乡的县委办工作人员印象中,无论去哪个乡镇调研,他都要去当地的学校转转。当了解到学校有一架钢琴因为没有专业教师,已经闲置了很久后,杨春权立即作了安排。 5天后,翼城四中音乐教师刘爱荣走上了浇底学校音乐课的讲台。从那天开始,每个星期二、三,浇底学校的校园里都会响起悠扬的琴声。 一杯牛奶、一节钢琴课,滋养了山区孩子的身体,更暖了山区教师的心。 宋懿玲是浇底学校初二的学生,在这座一眼望得到头的校园里,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我觉得在这里上学就很好,每天都能喝上鲜牛奶,城里的学生也不一定有这样的生活吧。如果学校有高中,我都愿意在这里继续读书。” “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杨书记能记在心里。”回忆起彼时的情景,浇底学校工会主席崔强感触颇深。细数浇底学校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崔强在欣慰中又有掩饰不住的自豪。“中考成绩连年优异,全县优质课堂大赛上表现突出,去年全县中小学球类运动会上我们又获得了初中乙组男子足球冠军……” “县领导对山区教育的关心着实让我们感动,在这样的氛围里,山区教师的责任心是与日俱增的。”在杨艳心里,浇底学校不仅仅是她教书育人的场所,还是家,更是“阵地”。“我们一定要守住这块阵地,这不仅是山区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和托付,也是山区教师的荣誉。” 当一双双小手抚过钢琴的琴键,当悦耳的琴声响起,这些山区孩子的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窗外的风景一起扑面而来、触手可及。正如杨春权所说,“不要小看这一两节‘音体美’课,一个时代的儿童生活状态,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一代人的精神气质。” “没有学校,没有交通和医疗,乡村就没有活力。一个没有活力的乡村谈何振兴?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师队伍,留住生源,不能再增加这些家庭的教育成本了……”在杨春权看来,教育均衡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更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 目前,全县山区农村共保留教学点43个,每个乡镇至少留有一所初中学校及小学、幼儿园。一系列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留住了山区人民的心,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 然而,教育均衡,并不仅仅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更要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县城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为了实现由城区学校一味向乡镇学校“输血”到乡镇学校“造血”的转变,以课题和学科教学为节点,翼城县在城乡学校之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教联研活动,由业务能力出众、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支教队伍,以蹲点送教、对口交流、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乡镇学校培养年轻专业教师,使其尽快成长为学科骨干。至此,全县中小学形成了一个更广意义上的大学校、大教研组,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进一步优化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教师资源。 2017年,翼城县实行教育联盟化、集团化办学成效明显,全县中小学校规划为8个盟区、1个教育集团,幼儿园规划为4个盟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城乡教育联合、校际教研联片、教师合作联手、优质资源联网”的办学新格局,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无论城区还是乡镇,都是翼城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均衡’其实就是使全县范围内的城乡教育实现了‘齐步走’,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扎实,才能为高中或者说高考输送高质量的‘生源’。”翼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高永贤一席话道出了翼城教育发展后继有力的真谛。 ——“站位要高,格局要大,视野要宽,做事要实。只有具备了大视野和大格局,才能登高望远,谋求大发展。” “‘音、体、美’不是副科!”翼城县教科文局局长赵大志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他的这一观点。“一个地区教研能力的强弱基本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校长管理工作、师资素质提升、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全面发展,缺一不可,这些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体现《教育规划纲要》里提出的‘育人为本’理念。” 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为目标,翼城县教科文局推行了以教研室为龙头,以盟区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全县中小学全面实行“语文主题学习”和高效课堂改革。在“不搞全县统一模式,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的大框架内,各学校结合实际,持续加大校本课程研发,积极打造符合本校特色的课改模式,探索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有效改变了全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改教研的有效推进,有力促进了翼城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在翼城县教研改革风生水起的背后,是历届翼城县委、县政府基于“大格局”“大视野”理念,持续推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身影。 早在2012年,时任翼城县委副书记、县长的杨春权就亲自带队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考察学习,与清华附中签订了《教育战略合作书》,先后3次选派90余名校长和教师到清华附中“取经”,将清华附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全县进行了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该县积极采取“请进来”战略,先后聘请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协会等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和名师讲学指导,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计划项目”,并于2017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培项目县”。 “一个好校长等同于一所好学校!再好的课题项目都有赖于校长的推动和落实,可以说,一个校长的格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为了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好校长,由翼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带领县直学校校长赴北京参加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去成都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展,实地考察重庆一中、徐悲鸿中学、四川大学等知名学校,外地名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为翼城县培养了一批“教育家”型的优秀校长。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为建立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翼城县制定出台了《教师队伍补充办法》,每年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大部分安排到农村山区学校任教。近6年,公开招聘录用教师486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355名,占补充教师总数的73%,为全县教育质量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完整的教育格局不仅仅包括好校长、好教师或者说不单是指某个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该包括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家庭教育、创新发展等等方面。”一枝独放不是春,构成教育的若干方面齐头并进、优势互补,才是一个地方教育蓬勃发展的最佳写照,这是翼城县委、县政府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办学共识。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高考虽仍然是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通道,但它已不是独木桥。早自2010年起,翼城县职业中学便实现了学生全部推荐就业,并连续6年在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斩获佳绩,4次代表山西省参加国家大赛。 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翼城职校设置了“楼宇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方向)等新兴专业,开设了新能源、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技术、新课程,并将“6S”工作现场管理模式引入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2016年,翼城职校与内蒙古满洲里学院及俄罗斯贝加尔经济与法律大学等3所俄罗斯高校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为学校走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深耕“小语种”,绽放大梦想。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从文化交流到基础建设,小语种人才培养都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翼城县汇丰学校开设了小语种特色教学工作,富有特色的三语教学兴趣班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也成为翼城教育的一个新品牌。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翼城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翼城县科技馆和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作为科技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启发学生们的科技创造热情,助力教育事业。其中,中国流动科技馆每年在翼城县巡回展出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山西省科技馆的科普大篷车在翼城县中小学巡展实现了两轮全覆盖。 2018年高考,翼城县清华园中学参考1323人,达二本B类线以上1098人,达线率82%。在翼城,民办学校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正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全县现有民办学校4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比例达3.7%,学生总数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2.11%。通过引导民办教育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翼城县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中介组织提供支撑服务、学校自主办学的民办教育发展机制和管理体系,民办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基本形成了与公办学校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做教育当有大格局,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 “站位要高,格局要大,视野要宽,做事要实。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只有具备大视野和大格局,才能登高望远,谋求大发展。一所学校、一座县城都需要有高站位的‘精神高度’做引领,以发展的眼光谋划未来。”从县四套班子、县教科文局,到每一个校长、教师甚至每一个家庭,从借鉴、吸收,到外拓、内化,翼城县教育发展为自己赢得了时间。 ——“了解家乡才会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才能反哺家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最长远的民生!” 浑身板、河蚌舞、丑花鼓……没错,这些都是翼城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课堂上“遇见”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遗产?是的,在翼城县的校园里,这种“遇见”已经成为常态。 县城西南方向40公里处,位于西阎镇的西阎学校是全县最偏远的一所山区学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不仅开展了书法、舞蹈、音乐、美术、跳绳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聘请了翼城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园给孩子们授课。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的文艺展演中,西阎学校以一整台具有翼城县非遗特色的演出,令台下观众耳目一新。 在翼城县,几乎每所中小学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非遗”传习项目。作为非遗传承保护的实践之一,通过文教结合方式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县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一活动的推广下,“翼城琴书”在全国非遗曲艺周大放异彩,“翼城浑身板”登上央视元宵节特别节目,“翼城花鼓”多次登上国内外舞台…… “相对来说,我们现在‘教’得已经很好了,但‘育’做得还很不够,德智体美做得还不够好。”在高永贤看来,发展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的情操陶冶、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非遗进校园”的同时,翼城县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县各中小学深入开展了“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各学校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艺术、体育项目,在均衡中凸显个性和内涵。全县“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亮点纷呈:西街小学创客机器人代表队获省第十七届电脑制作大赛一等奖;北关小学花鼓获第九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大赛展演最高奖“小荷之星奖”;桥上初中取得了山西省学生跳绳联赛总决赛个人单项8项冠军和7项亚军的优异成绩…… “文化自信首先是对自身文化、本土文化的充分肯定。目前,翼城县乡土教材编纂委员会用了近一年时间编制的《翼城乡土教材》初稿已经完成,这套教材讲得就是翼城,翼城的历史、翼城的文化、翼城的小吃、翼城的景点,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教材。”提及《乡土教材》,翼城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杨文明打开了话匣子,“‘《乡土教材》进校园’就是要让翼城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自信的有根的人。” 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文化自信、人才强县……在杨春权一班人看来,这些都跟教育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人才、人才发展、人才强县……这些牵一发动全身的核心字眼,一次次拨动着他们的心弦、牵引着他们的目光。 近年来,翼城县大力拓展“本籍人才+”举措,鼓励本籍人才以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信息回馈等多种方式参与家乡建设,开辟出一条全县人才发展的新路径。 “了解家乡才会热爱家乡,一个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人会对家乡有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其实就是对家乡文化的深度认同,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归属感’,或者说‘根魂’。”对翼城有着深厚感情的杨春权对翼城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翼城的发展有着更长远的谋划。“现在也许还不明显,但十年、二十年后,翼城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军会像春潮一样涌动着参与家乡建设,翼城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最长远的民生!” 明亮的校舍,可口的午餐,悦耳的琴声,球场上的腾跃……就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关爱幻化为暖流,给孩子以激励,给教师以力量,甚至是强烈的认同感。 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方知宇宙宽。 “翼城县的教育搞得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是历届领导都重视!无论全县的经济状况、发展环境好坏,都在一任接着一任干……”在翼城县,这,是无可争议的共识。 目标不变,方向不偏,合力不减。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翼城县历届“领航人”围绕教育作出的一系列战略谋划,在翼城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这足迹,承载历史,指向未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