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如今已降至1.5%,老百姓口袋里的“活钱”该往哪儿投?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小吴就一直很纠结,时不时寻思着要不要“赶时髦”买点互联网金融产品,可又一直下不了决心。一方面,低利率时代,不愿把钱存银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有风险,怕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打了水漂。 近两年,网贷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大量涌现,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及其漂亮的预期收益率煞是吸引“眼球”。然而,野蛮生长也造成批量“死亡”,此类金融机构关门、跑路现象屡见不鲜。低利率时代,钱究竟能不能放在互联网金融的篮子里?谁来监管,如何为“互联网金融篮”上一道“安全锁”? 网贷企业 为什么容易跑路 一项数据显示,即便在网贷企业跑路较少的上海,2015年前10个月,“问题网贷平台”也达40余家,全国同期则高达727家。网贷(P2P)企业跑路频现,原因何在?融道网·生菜金融创始人兼CEO周汉指出,近年来,在互联网创业热潮中,P2P已经成为创业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监管,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创业几近零门槛,再加上许多P2P是由地下民间借贷转型而来,道德风险成为网贷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低级的是上线时间很短,创始人就卷款潜逃的平台,已经涉嫌集资诈骗。”据了解,国内最快跑路的平台“恒金贷”,上线时间仅半天。即使是原来的民间借贷的从业者,当他们接触到原来“盘子”数倍、数十倍的资金时,传统民间借贷赖以生存的基础——“信”与“义”就完全可能被抛到脑后。 算话征信CEO蒋庆军指出,网贷跑路的另一原因是经营风险。“这类网贷公司,本来是计划积极规范经营的,但由于没有能力控制借款人风险,又承诺对投资人资金安全承担一定担保责任,最终平台上积累了大量的坏账,无力兑现对投资人的回报承诺,被迫关门。” “有一种经营风险则相对会被忽视,那就是资金池。监管部门三令五申,网贷不得设资金池,不得先募集资金再匹配借款项目--在世界上任何国家,资金池模式如银行都是被严格监管的。”还有一类经营风险来自于合作机构,为了取得投资人的信任,网贷平台纷纷引入担保公司对借款项目进行担保,而2012年开始,河南、江苏、四川、内蒙古、河北等发生的担保公司倒闭大潮,同样让网贷很受伤。 容易轻信 亲友“劝说”“专家”建议 ● 听信亲戚朋友投资 今年“3·15”,网贷平台上海恭信资产管理公司被报跑路事件,触目惊心。 恭信资产实际管理人与公司法人代表系夫妻关系,且公司法人代表同时兼任子公司上海资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3月10日为该公司下发工资的日子,但薪水并未如期到账,次日,公司老板均失联,该部门经理立即让所有业务员通知客户此情况,并联合公司所有的人和投资者向警方报案。 “我们也是受害者,不仅资金受损而且现在都失业了。”据一位公司部门经理透露,多数平台员工有亲戚朋友的投资款在平台上。 “上海市公安局案(事)件接报回执单”中显示,恭信资产于2014年11月底至2015年3月10日期间,在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688号东楼29楼,对外销售理财产品,采取与客户签订《个人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的方式,由该公司向客户借钱,期限三个月至一年,利息为7.8%至13%不等。 一位恭信资产投资者表示,其25万元拆分成5万、10万等金额不等的四笔投资款,投资期限均为3个月,恭信资产承诺给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为9.2%。“钱都是家里的。”这位投资者表示,之所以会选择恭信资产是因为有朋友在该公司工作,在其劝说下购买了平台的理财产品,如今朋友也成为这一事件的受害者。 ● 被“专家”影响力迷惑 全国多地的投资者9000多人次,累计投资金额8亿多元的大案就身边发生。今年5月深圳警方透露,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了一起假借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利用网贷网络借贷平台的非法集资案。 2014年4月10日,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经过前期的摸排调查,对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泰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创投有限公司展开了统一的打击行动,对王某等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扣押公司的客户资料、借款合同、房产证等一大批直接物证,对涉案资产进行冻结。 2012年初,温州瑞安人王某等犯罪嫌疑人因为在老家生意失败,负债累累来到深圳开设公司,面向社会融资,大半年的时间融资不到80万元,远不足企业的正常开销,为了尽快归还之前欠下的债务,2013年开始,他们先后注册成立了泰喜航公司、深圳前海创投公司、贝莱德公司三家公司,为了吸引广大投资者的注意,还做了精心的包装,铺设了一个非法集资的陷阱。 “短期目标两年达到10亿元,5年达到300亿元,10年达到1000亿元”,王某等人不但口号叫得响,还聘请金融界、企业界、学术界等行业内的专家教授作为企业的顾问,利用这些人士的影响力迷惑投资者,向社会公众谎称通过对冲基金、放大资本获得价值等手段宣传企业的雄厚实力。很多投资者都是听信了所谓顾问而上当受骗,悔之不及。 有“基本法” 还盼着细则快出台 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娟表示,今年7月18日,央行会同有关部委牵头、起草、制定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个体网络借贷要坚持平台功能,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 指导意见被誉为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法”,其具体实施细则的出台,备受关注和期待。李娟表示,客观上,监管细则的出台在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业门槛,令许多实力不济的平台被淘汰的速度加快了。 11月初,中央《十三五年计划》更将互联网金融纳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一系列标准、细则出台,对网贷行业健康发展无疑是利好消息。今年10月网贷网贷行业整体成交去量达到了1196.49亿元,继9月历史首次单月突破千亿成交量大关后,再次逼近1200亿元大关,历史累计成交量也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983.49亿元。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已增至3515.4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72倍。 而在网贷行业内部,资金和资源正持续不断地涌向网贷行业。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网贷行业40家左右平台获得风投,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而2014年全年网贷网贷平台风投融资金额仅约为30亿元,今年网贷的融资金额已经超去年全年整体水平,增幅高达67%。除了专业投资机构、国企、上市公司纷纷介入这场互联网金融的盛宴,实力越来越强的参与者,使得这一行业将会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正途。 近期也有部分网贷平台遇到危机,后有其他有实力的网贷公司合并或者联姻。业内人士预测,这一现象是网贷即将洗牌的前兆,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监管方而言都乐见其成。而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将在市场和监管的“两只手”的作用下,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