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投资

证监会发布稽查执法大账本:近500起案件大起底

2018-1-20 20:27|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13862| 评论: 0

摘要: 导读:  造假手段更隐蔽 证监会确定三大领域重点打击目标  证监会去年严打成绩单出炉 老鼠仓得到有效遏制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频发 证监会严密盯防严肃查处  证监会发布稽查执法"大账本":近500起案件 ...
导读:
  造假手段更隐蔽 证监会确定三大领域重点打击目标
  证监会去年严打成绩单出炉 老鼠仓得到有效遏制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频发 证监会严密盯防严肃查处
  证监会发布稽查执法"大账本":近500起案件大起底

  造假手段更隐蔽 证监会确定三大领域重点打击目标
  19日,证监会发布了2017年度案件办理情况通报以及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

  证监会在通报中指出,2017年,稽查部门受理各类违法违规有效线索625件,交易监控发现的异常线索占70%,全年新启动调查478起,启动调查率76%;立案调查312起,立案率65%。全年集中部署4个批次专项执法行动共54起典型案件,重点打击财务造假、爆炒次新股、利用高送转非法交易、私募乱象等市场典型违法行为。

  总体看,传统违法案件占比依然较高,操纵市场案件数量减少,老鼠仓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三大类传统违法案件合计立案203件,占全部立案案件的65%,仍是主要违法类型。

  针对这三类主要违法类型,证监会着重列出以下几点:
  "信息披露各环节恶性违法案件依然多发,财务造假更加隐蔽,信息披露被滥用来非法牟利"
  2017年启动违规披露案件立案调查64件,较去年增长33%,财务造假(占40%)与重大事项不披露(占26%)是主要类型。

  一是造假环节不断延伸,涉及IPO、再融资、并购重组、持续披露等多个领域。有的在IPO申报前即开始谋划造假;有的在通过发审会后、取得发行核准批文前隐秘粉饰财务数据;有的在公司上市后长期、系统性造假。

  二是造假手法不断翻新。有的滥用行业特点,寻求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差异的"制度红利"。有的通过境外公司,或依靠海外客户跨境造假。有的与关联方串通编造虚假合同纠纷,利用司法判决支付违约金的方式实施造假。

  三是并购重组违规披露折射脱实向虚倾向。有的用空壳公司以"名人效应+高杠杆融资"进行收购,不及时披露重要进展信息,严重误导投资者。有的大股东在控股权转让过程中隐瞒实情、控制节奏分阶段披露,不断"拉抽屉"。

  四是信息披露异化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工具。有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控制信息披露节奏,一方面利用误导性陈述频繁发布公司转型、对外收购以及项目研发突破等利好消息影响投资者预期,另一方面推迟发布企业亏损或收购失败的利空消息,或与不法私募机构勾结利用信息优势操纵市场,或提前高位精准减持股票从事内幕交易。

  典型案例
  鲜言操控上市公司炮制"1001项奇葩议案"暨操纵多伦股份等系列案件--对挑战法律底线者彻查严处

  本案系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挑战法律底线、屡次实施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彻查严处的标杆案件。2017年1月4日晚,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球科技)1001项"奇葩议案"通过网络非正常披露,将多个重大政治问题当作炒作噱头,挑战监管权威,践踏法律底线,败坏社会公德,影响恶劣。证监会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专案组,查实慧球科技实际控制人鲜言指使董秘炮制并通过非法渠道散播含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的信息。同时查明,鲜言存在操纵"多伦股份"股票价格、指使匹凸匹披露违规、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多项违法犯罪行为,证监会最终对鲜言操纵行为依法开出34.69亿元罚单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坚决将其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公安机关,并对多名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对挑战法律底线、践踏市场规则者,证监会将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及相关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亮剑"忽悠式"重组、对市场中介"顶格"处罚
  本案系证监会依法全面从严打击"忽悠式"重组、遏制"有毒"资产污染市场,警示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典型案件。2016年5月,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好集团)为了重组上市,与上市公司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巨额收入和银行存款。审计机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天元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财务顾问西南证券及其从业人员未勤勉尽责,出具专业意见存在虚假记载。2017年4月,证监会依法查处了包括鞍重股份、九好集团、九好集团股东、九好集团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在内的33名责任主体。对组织、决策实施财务造假的九好集团实际控制人郭丛军等人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4家中介机构分别给予顶格处罚。证监会严厉打击重大重组中的各类违法行为,督促中介机构发挥市场"看门人"作用,目的是使并购重组切实发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的功能作用。

  "内幕交易大案频发,并购重组仍是重灾区,内幕信息多级多向多次传递引发窝案串案"
  2017年内幕交易平均案值超过3000万元,7%的案件涉案金额突破亿元,超过70%的内幕交易获利,最高收益4000余万元。

  从内幕信息看,并购重组仍是内幕交易重灾区,利用高送转、重大亏损等业绩类信息从事非法交易案件多发。

  从涉案主体看,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交易仍占40%;内幕信息泄露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知情人子女就读学校校长、银行审贷人员、市场掮客、开办企业所在地党政干部等。

  从传递方式看,网络社交工具的普及客观上为内幕信息在亲属圈、朋友圈、同事圈等多种熟人圈内多层多级多向传递提供了便利,形成一批窝案串案。统计显示,超过25%的案件涉案主体在3人以上,最多7人同时被查。

  典型案例
  弘高创意实际控制人甄建涛违规交易本公司股票案--利用"高送转"信息从事内幕交易被移送公安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高送转"信息从事内幕交易的案件,涉案人员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16年2月北京弘高创意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弘高创意)公告"高送转"内幕信息前,公司实际控制人甄建涛授意员工使用保洁员等4人名义新开立账户,突击转入资金买入本公司股票,并在上述信息公开、股价连涨4个交易日后随即卖出,获利670余万元。2017年3月,证监会将本案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容易异化为公司内部人制造题材推高股价,通过违法交易牟取私利的工具,证监会专门部署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三批案件,重点打击利用"高送转"信息实施内幕交易等市场乱象。

  李一男内幕交易华中数控股票案--知名企业高管内幕交易获刑
  本案系一起"裙带化"特征明显的内幕交易案件。2014年4月中旬,华为原副总裁、时任北京牛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一男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中数控)总裁李某涛处获知华中数控重大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随即借用他人账户大量买入"华中数控"股票,并暗示其妹妹同期买入部分"华中数控"股票,两人合计获利700余万元,构成内幕交易。因涉嫌犯罪,证监会将本案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17年1月2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判处李一男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金700余万元。本案警示市场参与者摒弃"靠打探消息炒股"的恶习,戒绝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立案数量明显下降,但团伙化、职业化特征明显,'短线坐庄'情况突出"
  2017年操纵市场立案38件,同比下降17%。

  一是涉案主体呈现团伙化、职业化特征,单位有组织违法比重上升。部分涉案主体以投资公司名义成立专门交易团队,在资金、设备、操作、决策端专人专岗,频繁开立和注销账户,单案平均涉及证券账户达95个。

  二是个股价量异常波动引发快进快出负面效应。部分涉案主体集中快速拉抬股价,导致部分次新股价格非理性上涨,引发市场对板块概念跟风炒作,对其他投资者产生负面效仿现象,操纵手法快速扩散,积聚较大风险。有的通过配资账户引入大量民间资金,加大杠杆反复炒作,放大市场风险,影响市场稳定。

  三是操纵手法糅杂多样,"短线坐庄"趋势明显。有些实际控制人或与知名私募配合,假借市值管理名义操控信息发布节奏操纵股价,或与市场"牛散"联手,配合二级市场资金连续操纵。有的综合使用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尾市封涨停等多种手法,短时间轮番炒作多只股票,短线操纵和"坐庄"交织。

  四是嫁接互联互通、期现联动,隐蔽性更强。有的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采用多种异常交易手法跨境操纵股票。有的同时大量做多或做空期现两市,配合发布合约标的利好或利空消息,甚至编造传播不实信息,引诱投资者跟风后平仓获利上亿元。

  典型案例
  蝶彩资产、谢风华与阙文斌合谋操纵恒康医疗股票案--上市公司与私募内外勾结,以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纵市场之实

  本案系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与私募机构内外勾结讲故事、造热点、炒股价的一起典型案件。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康医疗)实际控制人阙文彬为实现高价减持股票的目的,与蝶彩资产实际控制人谢风华合谋实施信息操纵。双方约定"管理"股价的目标和利益分配比例,合谋设立资管产品参与交易。股价达到预期后,蝶彩资产、谢风华安排阙文彬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恒康医疗"股票2200万股,非法获利5100余万元;蝶彩资产、谢风华分得4858万元。此外,在本案调查中还发现并彻查了3起内幕交易"案中案"。本案的严肃查处再次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市场机构划定醒目"红线",警醒各方远离"伪市值管理"。

  廖国沛操纵15只股票价格案--持续打击新型短线操纵
  本案是一起以"封涨停"为欺诈特征,制造交易活跃假象,诱骗投资者跟风买入的新型短线操纵案。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廖国沛控制本人及亲友名下的28个证券账户,通过以大单连续交易封涨停、虚假申报并封涨停、盘中拉抬并封涨停等手法,先后操纵"桐君阁"、"通程控股"等15只股票,影响股票收盘价格和交易量,并于次日反向卖出获利共计2716万元。2017年12月,证监会对廖国沛作出行政处罚。本案系2016年证监会专项执法行动第三批部署重点案件,证监会严厉打击封涨停类短线操纵等恶性操纵行为,推动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理念。(中国证券网)
证监会去年严打成绩单出炉 老鼠仓得到有效遏制!
  证监会19日通报的2017年度案件办理情况显示,2017年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三大类传统违法案件仍是主要违法类型。

  其中,证监会还披露了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呈现出的新特点:信息披露各环节恶性案件、内幕交易重大案件仍然多发,操纵市场团伙化、短线“坐庄”特征明显,新三板、私募领域乱象增多,部分中介机构丧失职业操守问题突出,造谣传谣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证监会强调,下一步将继续以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依法全面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活动,整治市场乱象,保护投资者利益,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传统案件仍是主要违法类型
  证监会数据显示,稽查部门全年集中部署4个批次专项执法行动共54起典型案件,重点打击财务造假、爆炒次新股、利用高送转非法交易、私募乱象等市场典型违法行为。全年新增重大案件90起,同比增长一倍。

  全年办结立案案件335起,同比增长43%;其中,移交行政处罚部门审理303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31起。此外,全年还新增涉外协查案件157起,较前三年平均数量增长15%。累计对491名涉案人员申请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依法冻结涉案资金1.55亿元。

  证监会表示,总体看,传统违法案件占比依然较高,操纵市场案件数量减少,老鼠仓得到有效遏制。

  具体来看,2017年,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三大类传统违法案件合计立案203件,占全部立案案件的65%,仍是主要违法类型。

  其中,针对“靠消息炒股”的市场突出问题,稽查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全年新增内幕交易立案101件,占新增立案案件的32%,同比增长54%。随着打击资管从业人员背信、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力度的增强,老鼠仓案件数量大幅下降,从2016年的29件减少到2017年的13件。

  信息披露各环节恶性违法案件多发
  证监会表示,2017年启动违规披露案件立案调查64件,较去年增长33%,财务造假(占40%)与重大事项不披露(占26%)是主要类型。一是造假环节不断延伸,涉及IPO、再融资、并购重组、持续披露等多个领域。二是造假手法不断翻新。三是并购重组违规披露折射脱实向虚倾向。四是信息披露异化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工具。

  并购重组仍是内幕交易重灾区
  证监会指出,2017年内幕交易平均案值超过3000万元,7%的案件涉案金额突破亿元,超过70%的内幕交易获利,最高收益4000余万元。

  从内幕信息看,并购重组仍是内幕交易重灾区,利用高送转、重大亏损等业绩类信息从事非法交易案件多发。

  从涉案主体看,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交易仍占40%;内幕信息泄露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知情人子女就读学校校长、银行审贷人员、市场掮客、开办企业所在地党政干部等。

  从传递方式看,网络社交工具的普及客观上为内幕信息在亲属圈、朋友圈、同事圈等多种熟人圈内多层多级多向传递提供了便利,形成一批窝案串案。统计显示,超过25%的案件涉案主体在3人以上,最多7人同时被查。

  老鼠仓案件数量明显减少
  证监会表示,2017年老鼠仓立案13件,立案数量同比减少60%,违法高发蔓延态势初步遏制。

  从涉案领域看,8起案件涉及私募从业人员老鼠仓,数量超过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自营等传统多发领域。

  从违法行为看,共同违法案件增多,由私下单独交易转变为共享信息、交换信息、合谋从事非法交易;有的老鼠仓与内幕交易、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相互交织。

  从违法性质看,个别从业人员在证监会打击老鼠仓专项行动背景下仍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在接受调查期间继续作案,性质十分恶劣。

  操纵市场立案数量明显下降
  证监会表示,2017年操纵市场立案38件,同比下降17%。一是涉案主体呈现团伙化、职业化特征,单位有组织违法比重上升。二是个股价量异常波动引发快进快出负面效应。三是操纵手法糅杂多样,“短线坐庄”趋势明显。四是嫁接互联互通、期现联动,隐蔽性更强。

  私募基金领域违法金额巨大
  证监会表示,这类案件主要特点:一是涉案金额巨大。二是资金运作环节违规多发。三是资金募集环节违法手法多样。

  新三板市场违法动机多样
  证监会表示,2017年新三板领域立案19件,同比增长14%。挂牌企业及其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做市商等中介机构涉案较多。

  案件特点:一是违规披露、资金占用隐患较大。二是实际控制人单独或合谋操纵股价问题突出。三是违法动机复杂多样。

  部分中介机构核查验证走过场
  证监会表示,继2016年专项行动对专门领域集中打击之后,2017年共立案调查中介机构违法案件15件,同比下降40%,涉及5家证券公司、4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和3家资产评估师事务所。

  案件主要特点:一是核查验证程序“走过场”问题突出。二是专业把关“不专业”情况严重。

  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证监会指出,2017年新增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调查7起,同比增长40%,全年已作出行政处罚1起,处罚事先告知1起,移交公安机关治安处罚和通报线索各1起。一是互联网和自媒体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二是违法手法和形式多样化。三是行为目的复杂化。

  此外,证监会表示,对于其他干扰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一是继续拓展执法领域。新增2起交易所债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主要涉及财务欺诈、违规披露问题。新增3起期货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主要涉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和操纵市场。

  二是严查从业人员违规。全年新增立案29起,超过前两年案件总数。主要涉及从业人员利用他人证券账户违规买卖、持有证券,从业人员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

  三是持股变动信息违规披露案件数量逐持续减少。全年新增立案案件10起,较2015年(53起)、2016年(30起)分别减少81%、60%,举牌乱象逐步规范。

  同时,证监会还公布了2017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

  一是虚假陈述及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类案件。包括鲜言操控上市公司炮制“1001项奇葩议案”暨操纵多伦股份等系列案件、九好集团财务造假及相关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山东墨龙虚假陈述及实际控制人精准减持案、宝利国际违规披露案、雅百特财务造假案、佳电股份财务造假案、晨龙锯床违规披露案。

  二是内幕交易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包括弘高创意实际控制人甄建涛违规交易本公司股票案、李一男内幕交易华中数控股票案、周继和内幕交易江泉实业股票案、刘敏等人内幕交易苏州高新股票案、太平洋资管投资经理李雪“老鼠仓”案、私募基金投资顾问吴刚涉嫌“老鼠仓”案。

  三是操纵市场类案件。包括马永威等人操纵福达股份股票案,蝶彩资产、谢风华与阙文斌合谋操纵恒康医疗股票案,廖国沛操纵15只股票价格案。

  四是编造传播证券期货虚假信息类案件。包括同花顺传播误导性信息案、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编造并传播期货市场虚假信息案。

  五是私募机构违法违规类案件,包括穗富投资违法违规案。

  六是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包括林庆义违规买卖股票案。(中国证券报)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频发 证监会严密盯防严肃查处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昨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证监会查处编造传播证券期货虚假信息案件的情况。她介绍,近年来恶意编造监管动向甚至监管政策的明显增多,相关案件比重达到75%,虚假信息的传播路径也由前几年的“广场式”公开散布为主,转变为“茶坊式”社交网络集聚、传播后转公开为主。

  来自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证监会共立案稽查编造传播证券期货虚假信息类案件7起,作出行政处罚11起,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2起,移送公安机关采取治安管理处罚措施2起。 
  高莉表示,资本市场受信息驱动,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传播及时、公平、有序是公众公司正常运营、投资者科学决策、监管信号准确传导的重要基础。近两年来,市场主体多元化特征与信息传播网络化趋势相互叠加,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秩序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据介绍,2017年,证监会先后对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陆某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同花顺网络传播误导性信息、曾某雄编造传播期货市场虚假信息等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将马某超(无业)编造传播“中纪委凌晨重大指示,A股相关负责人员受全面调查”虚假信息行为移交公安机关采取治安处罚措施。

  证监会查处相关案件的情况显示,我国市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近年来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从虚假信息的类型看,随着监管执法力度加大,恶意编造监管动向甚至监管政策的明显增多,相关案件比重达到75%,甚至出现为牟取私利编造监管机构将调查“做空势力”的谎言。

  从涉及的市场领域看,虚假信息的编造传播已经不限于证券市场,还开始向期货市场蔓延。例如,有关人员以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蛋品流通协会”等所谓期货行业组织的名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严重影响“沪镍1601合约”、“JD1609合约”等期货合约价格。

  从违法主体看,个别媒体、自媒体工作人员为吸引眼球屡次作案,最近两年此类人员涉案数量占到此类案件总量的71%。

  从虚假信息的传播路径看,虚假信息的传播已经由前几年的“广场式”公开散布为主,转变为“茶坊式”社交网络集聚、传播后转公开为主。有的人将微信群或朋友圈内的不实信息编造拼接、恶意删减、修改信源、篡改标题后公开散布,造成了严重后果;还有财经网站过度依赖自动抓取软件,在信息审核方面存在严重失职。

  高莉表示,依据我国证券期货法律法规,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严格禁止的行为。编造证券期货虚假信息违反法律,传播虚假信息同样违反法律。构成违法的,相关个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参与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她说,近年来证监会会同公安、网信等相关部门,坚决整治资本市场造谣传谣乱象,坚决查处各类主体、各个领域、各种手法的违法行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信息传播正常秩序。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严密盯防、严肃查处,涉嫌刑事犯罪或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将坚决移送公安机关。(上.证)  证监会发布稽查执法"大账本":近500起案件大起底
  2017年资本市场的强监管啃掉了一批兴风作浪、祸害市场、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硬茬子",这背后包含了证监会针对资本市场各种乱象顽疾进行的集中整治。严监管的这一年,证监会交出了一份"敢于亮剑"的成绩单。

  专项行动与常态执法相结合的稽查执法理念,对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先上2017年全数据:
  1、稽查部门受理各类违法违规有效线索625件,交易监控发现的异常线索占70%,全年新启动调查478起,启动调查率76%。

  2、立案调查312起,立案率65%。全年集中部署4个批次专项执法行动共54起典型案件,重点打击财务造假、爆炒次新股、利用高送转非法交易、私募乱象等市场典型违法行为。全年新增重大案件90起,同比增长一倍。全年办结立案案件335起同比增长43%;其中,移交行政处罚部门审理303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31起。

  3、全年还新增涉外协查案件157起,较前三年平均数量增长15%。累计对491名涉案人员申请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依法冻结涉案资金1.55亿元。

  总体看,传统违法案件占比依然较高,操纵市场案件数量减少,老鼠仓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虚假陈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三大类传统违法案件合计立案203件,占全部立案案件的65%,仍是主要违法类型。

  针对"靠消息炒股"的市场突出问题,稽查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全年新增内幕交易立案101件,占新增立案案件的32%,同比增长54%。随着打击资管从业人员背信、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力度的增强,老鼠仓案件数量大幅下降,从2016年的29件减少到2017年的13件。

  此外,信息披露各环节恶性案件、内幕交易重大案件仍然多发,操纵市场团伙化、短线"坐庄"特征明显,新三板、私募领域乱象增多,部分中介机构丧失执业操守问题突出,造谣传谣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下面我们来逐个看一下资本市场的违法违规手段的演变,和稽查执法如何"亮剑":
  第一类:信息披露被滥用来非法牟利
  2017年启动违规披露案件立案调查64件,较去年增长33%,财务造假(占40%)与重大事项不披露(占26%)是主要类型。

  从违法违规的主要特点来看:

  信披违规案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分别为:鲜言操控上市公司炮制"1001项奇葩议案"、宝利国际违规披露案等。

  第二类:内幕交易中并购重组仍是重灾区,引发窝案串案
  2017年内幕交易平均案值超过3000万元,7%的案件涉案金额突破亿元,超过70%的内幕交易获利,最高收益4000余万元。

  

  内幕交易案中几个典型的案例分别为:山东墨龙虚假陈述及实际控制人精准减持案、弘高创意实际控制人甄建涛违规内幕交易本公司股票案、李一男内幕交易华中数控股票案、周继和内幕交易江泉实业股票案等。

  第三类:老鼠仓案中个别资管从业人员顶风作案,私募老鼠仓逐渐凸显
  2017年老鼠仓立案13件,立案数量同比减少60%,违法高发蔓延态势初步遏制。从涉案领域看,8起案件涉及私募从业人员老鼠仓,数量超过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自营等传统多发领域。

  从违法行为看,共同违法案件增多,由私下单独交易转变为共享信息、交换信息、合谋从事非法交易;有的老鼠仓与内幕交易、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相互交织。从违法性质看,个别从业人员在证监会打击老鼠仓专项行动背景下仍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在接受调查期间继续作案,性质十分恶劣。

  老鼠仓中几个典型的案例分别为太平洋资管投资经理李雪"老鼠仓"案、私募基金研究顾问吴刚投资顾问投资总监吴刚涉嫌"老鼠仓"案等。

  第四类:操纵市场团伙化、职业化特征明显"短线坐庄"情况突出
  2017年操纵市场立案38件,同比下降17%。

  违法违规特点包括:

  市场操纵的典型案例为:马永威等人操纵福达股份股票案、蝶彩资产、谢风华与、阙文斌合谋操纵恒康医疗股票案、廖国沛操纵15多只股票价格案等。

  第五类:私募基金多种违规行为叠加市场危害加深加重
  案件主要特点:

  私募违规的典型案例主要为:穗富投资违法违规案。

  第六类:新三板资金占用、违规披露与合谋操纵问题突出
  2017年证监会对新三板领域立案19件,同比增长14%。挂牌企业及其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做市商等中介机构涉案较多。

  案件特点:

  新三板市场的典型案件包括新三板挂牌企业晨龙锯床违规披露信披违规案等。

  第七类:部分中介机构严重丧失执业操守屡次违法屡次被查
  继2016年专项行动对专门领域集中打击之后,2017年共立案调查中介机构违法案件15件,同比下降40%,涉及5家证券公司、4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和3家资产评估师事务所。

  案件主要特点:

  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件包括,九好忽悠式重组一案中审计机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顾问天元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财务顾问服务的西南证券及其从业人员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天元律师事务所、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未勤勉尽责均被罚。

  第八类: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2017年新增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调查7起,同比增长40%,全年已出行政处罚1起,处罚事先告知1起,移交公安机关治安处罚和通报线索各1起。

  案件特点包括:

  典型案件包括了同花顺网络传播误导性信息案、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编造并传播期货市场虚假信息案等。

  第九类:干扰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违法违规行为
  这类案件的特点为:

  按照证监会的表态,证监会稽查部门还将继续以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依法全面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活动,整治市场乱象,保护投资者利益,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已经连续在新年后的首个工作日都对证监会稽查部门进行调研了,足见其对资本市场稽查执法的重视。从"逮鼠打狼"到严惩"硬茬子",料2018年证监会稽查工作思路将延续2017年全面从严监管,精准打击肆意妄为、逃避监管的个人和机构,进一步推进法制建设。(证券时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