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投资› 基金

发行失败不稀奇 基金公司“库存”正减负

2017-8-21 10:31|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862|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又一只栽在发行环节的基金出现了。

  8月15日,九泰基金公告称,旗下九泰锐兴定增主题双轮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截至2017年8月7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这是中国公募市场上第1只发行失败的定增基金,也是继嘉合睿金、诺德天利、大摩安享、国金鑫金之后,第5只发行失败的基金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基金公司手头都积压了大量产品批文,在监管层督促“去库存”的压力下,将产品付诸发行、任其发行失败,或许会成为一种“曲线去库存”的方式。

  公募定增成“鸡肋”?

  为什么九泰锐兴会募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减持新规。”业内人士分析称,自5月下旬减持新规发布后,定增基金就颇不好受。新规要求,股东在非公开发行股份解除限售后12个月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的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总数的50%。

  证监会资料显示,九泰锐兴于2016年11月9日通过证监会审核,今年5月8日至8月7日发售。募集期长达3个月,但仍未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条件。据了解,基金合同不生效一般是因为没达到公募基金的成立门槛,募集规模未达2亿元,或是募集户数不足200户。

  值得注意的是,九泰基金还有一只定增产品正在发行中。这只名叫九泰锐信的产品自今年5月17日开始发售,8月16日正是发售截止日。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公司公告,不过从产品定位来看,这只产品可能也会有发行困难。”

  面对定增基金发行难的现状,有人咬牙上,也有人施展“拖”字诀。证监会资料显示,2016年11月,与九泰锐信、九泰锐兴同期获得批文的还有广发睿祥、财通福盛、建信丰盈。截至8月16日,广发睿祥和建信丰盈都尚无发行公告。不过,也有基金公司的处理方式更为灵活。去年10月获得批复的中欧尊享也是一只定增基金,今年4月25日已经申请变更为中欧可转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并获得了批复。业内人士表示,“有些公司的产品规划部会根据市场现状、产品布局,对产品的定位进行调整。”

  “新规出台之前,定增基金赚钱的核心逻辑就是‘打折买股票’,通过一定的折价率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持有一年;新规出台之后,定增投资的折价空间收缩,持有周期也大幅延长了。”北京一位管理定增基金的基金经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不仅导致现存的多数产品面临展期问题,也导致了新产品发行困难。”

  实际上,自减持新规实施后,基金公司的公募产品参与定增业务已经越来越少。从新募集基金来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成立的15只定增基金中,有8只的首募规模不超过3亿。

  九泰锐兴和九泰锐信的拟任基金经理刘开运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定增投资周期明显变长,现有参与主体将发生较大变化,“长期资本由于其资金属性将成为未来定增投资的主力军”。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虽然短期内定增公募产品的净值和价格有所回升,但从产品布局的角度,公司还是会更看重定增专户产品。

  “机构资金对定增产品还是有需求的。”上述人士表示,“和公募相比,专户可以约定封闭期,信息披露要求也宽松一些。现在参与定增的主体以专户和子公司资管计划为主。”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年初至今,已完成备案的定增专户产品已达253只。

  九泰基金相关人士亦向记者表示:“公司还是坚定看好再融资市场,仅仅是公募定增不成立,不影响公司在再融资市场的布局。”

  发行失败或常态化

  不过,对于产品发行,业内早有拉“帮忙资金”来凑够发行规模、帮助产品成立之举。为什么基金公司不再采取这样的做法?

  “拉资金来帮忙是有成本的。”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基金公司需要考虑中长期收益和成本,看是否值得。”

  而且,根据今年3月17日证监会针对公募基金机构投资集中度问题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如果产品不是发起式基金,则单一客户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资金不能超过基金总份额的50%。上述人士表示,在市场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找到多个合适的资金方来“拼盘”并不容易。

  此前,业内就有意见认为,嘉合睿金和诺德天利这两只产品的募集失败可能是因为无法满足投资者集中度的要求。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像过去那样找钱来凑一只基金的做法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找来的资金一到约定的时限就会走,到时候这只产品仍会变成迷你基金,一样要清盘。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发行不成功。”根据相关规定,基金净值规模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将触发清盘条款。

  另一业内人士则表示,有进有出,有发行不成功的也有提前结束募集的,让市场来选择,这才是健康的。

  曲线去库存?

  “大家手上都堆了很多产品批文,有些已经过了最佳发行时间了。”华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之前大家硬着头皮发行,是因为都不想做第一个。现在业内已经有了先例,也就慢慢接受了。”

  根据证监会今年提出的“去库存”要求,对于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总数60%(分级基金及因外汇额度受限导致未能募集的QDII基金除外)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证监会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也就是说,如果积压的产品批文过多,新产品的申报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对于“去库存”压力山大的基金公司而言,发行失败或许已经成了处理批文的新方式。

  “虽然发行失败会对基金公司的品牌有短期负面影响,但从对持有人负责、长期成本等角度来考虑,这是一种去库存的有效方式。”北京一位基金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通过‘假发行’来‘曲线去库存’的新基金可能会越来越多。”

  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认购新基金的时候要多加小心”。上述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募集失败的基金会退还资金,但会给投资者带来时间成本。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