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要说夏天梳妆台上最常见的药妆产品是什么,除了花露水恐怕就是防晒霜了。不少人认为防晒霜是爱美人士和紫外线过敏者的专利,实际上在这炎炎夏日,为了保卫肌肤的健康,避免日晒伤甚至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每个人都应该挑选一瓶适合自己的防晒霜。那么,如何科学地涂抹防晒霜,真正达到保卫健康的目的呢?让我们听听皮肤科徐医生的专业解读。 特约撰稿徐宏俊 虽然经常向日晒伤或紫外线过敏患者推荐使用防晒霜,但我自己其实用得不多。如今,30多岁的我脸上已经开始出现岁月的痕迹,甚至长出了“老年斑”,这也让我有了涂抹防晒霜,及时“止损”的冲动。防晒霜应该怎么抹,《2017年皮肤防晒专家共识》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 只有脸需要防晒吗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使用防晒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防晒红、防晒黑、防致癌、防衰老。日光含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它们都会导致皮肤出现光老化,紫外线更可能导致皮肤发红、晒黑,加重某些皮肤病甚至诱发皮肤癌。所以就需要通过涂抹防晒霜等方式来保护皮肤。 那么,身体的哪些部位需要防晒呢?一般而言,所有裸露的皮肤都需要防晒,不光是面部也包括颈部以及暴露的四肢。因为沥青路、水泥路、海边沙滩、高层建筑的墙面或者玻璃等都会反射紫外线,冬天时雪地也可以反射紫外线,可谓处处是雷区。 要特别提醒的是:眼睛是人体唯一的感光器官,因此也需要严防日光损伤。 防晒霜该怎么挑 第一步,先识别两个标志: SPF:防晒红指数,指数越高,防UVB能力越强,最高标识50+; PA:防晒黑指数,+号越多,防UVA能力越强,最高标识++++; 其他防晒霜标识包括:广谱防晒、防水防汗。 第二步,了解防晒霜的分类: 1.物理防晒剂: 机制:通过反射、散射日光达到防晒效果,以二氧化钛、氧化锌为代表; 特点:相对稳定,不易致敏,适合敏感人群; 缺点:不易涂抹,不透明,影响美观。 2.化学防晒剂: 机制:特殊化学物质选择性吸收UVA和UVB达到防晒的效果; 特点:质地轻薄,透明感好; 缺点:易透皮吸收,有一定致敏性。 进展:新型防晒剂工艺改进,提高了光稳定性且不易透皮吸收,安全有效。 3.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SOD等): 机制:加入化妆品后提高皮肤抗氧化能力,起到间接防晒作用。 第三步,了解一瓶优质防晒霜需要具备的特点:广谱、安全、稳定、不刺激、不致敏、易涂抹、透气好。 第四步就是要搞懂具体到不同的环境下应该选择哪一类防晒霜更合适: 1.室内,无紫外光源,不用防晒; 2.室内,有紫外光源比如靠窗、娱乐场霓虹灯,SPF15/PA+即可; 3.阴天、树荫下,SPF15~25/PA+~++; 4.直接在阳光下活动,SPF25~30+/PA++~+++; 5.高强度紫外线如雪山、海滩、高原或者炎热夏季阳光下,SPF50+/PA++++; 6.如从事会大量出汗的工作或进行水下作业,防晒剂应有防水抗汗功能。 防晒霜该怎么抹 1.出门前15分钟涂抹; 2.一般2~3个小时补涂一次;海滩等应90分钟补涂一次; 3.涂抹的量要够,一般至少一块钱硬币大小(大约1.25ml)可以涂抹全面部; 4.全身曝光部位均需涂抹防晒产品; 5.一般清水或者洗面奶就可以洗掉防晒产品,抗汗防水的需要借助卸妆产品; 6.提醒:所有的防晒喷雾均不建议儿童使用,因为有吸入风险,而且防晒喷雾通常含有酒精,因此,也不建议敏感肌肤和玫瑰痤疮患者使用。 其他注意事项 1.防晒不能完全依赖防晒霜,遮阳伞、太阳帽(帽檐边长超过7.5cm)、衣物(防晒衣)等也可以直接遮挡日光; 2.为达到防晒目的,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00到下午4:00这一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外出; 3.婴儿和老人不能完全不晒太阳,要适度接受日光,维持每天的维生素D需要量,但也要做好防晒措施,2岁以下的婴幼儿建议以衣物等遮盖防晒为主; 4.黄褐斑、雀斑、白癜风、痤疮、玫瑰痤疮等患者要格外注意防晒; 5.要在阳光下长时间活动时,应注意避免大量食用或接触光感性物质。光敏食物包括:茴香、苋菜、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木瓜等;光敏药物包括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雌激素类、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维a酸等。 徐宏俊: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皮肤科主治医生,积极向公众进行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科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