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银行继续秉承“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国际化、多元化优势,打造“跨境撮合+信贷工厂+投贷联动”三位一体的中小企业服务模式,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新路,让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树。 创新撮合模式 为全球中小企业“牵线搭桥” 2013年开始,中国银行在全球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利用自身海外业务优势,化身“红娘”,牵线搭桥,对接资源,受到各国政商界的高度评价。 “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采用区别于传统招商引资模式的“六步走”流程,即信息储备、客户配对、网上“相亲”、现场洽谈、实地考察、配套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对接成本,显著提升了中外企业合作成功率。 目前已在全球举办30场跨境撮合洽谈会,吸引来自五大洲70多个国家30000余人、共计20000余家中外企业参加,开展10000余场一对一洽谈,行业涉及高端制造、环境保护、信息科技、教育、医疗、现代农业等众多领域,帮助企业实现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 “跨境撮合”也成为了中国银行金融扶贫的新模式。2016年,中国银行以“科技+智慧+载体+资金”的模式帮助定点扶贫地区陕西省咸阳市北四县对接国内外优质客户和项目,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升级信贷工厂服务 支持小微企业成长 2007年,中国银行创立“中银信贷工厂”,这是区别于传统大公司信贷的中小企业专属授信新模式。在多年的实践中,该模式被不断更新升级,已成为中国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客户的利器,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该服务模式客户满意度连续7年高达90%以上,2016年满意度达到97.5%。截至2016年末,信贷工厂授信余额2979亿元,授信客户4.73万户。 中国银行坚决落实银监会对小微贷款的“两个不低于”和“三个不低于”监管要求,尤其是2016年,实现了由原来的按季度和年度完成“三个不低于”向按月完成的转变。截至2016年末,全行小微贷款12849亿元,较年初新增1392亿元,贷款增速为12.14%;小微贷款客户51.42万户,较年初新增29922户;申贷获得率为96.01%,较年初提高了0.08个百分点。 推进“投贷联动” 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针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缺少报表、缺少抵、质押品、无法进行信用评级的问题,中国银行创新研发投贷联动业务,引入外部股权投资者与银行共同提供融资。 作为“投贷联动”首批试点中唯一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积极落实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在中关村等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与示范区合作确定风险补偿等相关内容。2016年12月16日,中国银行在北京举办了由5个试点地区管委会和12家企业参加的投贷联动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投贷联动业务全面铺开。 中行还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完成外部专家库建设,并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通过中银投、中银证券、中银基金等附属公司,推进股权投资和贷款投放,支持一批优质的科创型企业。2016年,中行已成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30家,内部投贷联动的贷款余额3.0亿元,投资余额2.9亿元,支持科创型企业12户;“中关村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余额76.2亿元,授信客户766户,累计投放295.7亿元,服务客户近3000户;授信客户挂牌新三板数已达1595家,授信总额212亿元,带动投资超过180亿元。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