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丽代表:支持媒体大发展 严把舆论主动权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舆论宣传引导工程”,我认为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建议加强以党报、党刊、党台、党网为主的党媒建设,从政策、体制、人员、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党媒健康快速发展,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播,从而掌握宣传主动权,抢占舆论制高点。 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舆论宣传引导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必须课,不断提升干部积极面对,有效应对应急新闻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张晓华委员:完善配套设施 打造“书香临汾” 倡导全民阅读,培育书香城市。首先得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阅读“零门槛”,这对于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多重原因,我市在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上一直滞后,与临汾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极不相符。因此,我建议加快推进市级图书馆建设进程,配备完善各项图书资源;对尧都区图书馆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硬件设施,实时更新书籍,充分发挥“城市会客厅、市民大书房”的作用。在图书管理上,建立“微型图书馆”,探索延伸服务辅助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协调高校图书馆适当对外开放,保障社区、农家书屋的经费,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读到好书。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挖掘本土历史特色,激发群众浓厚学习热情。 吕桂明代表:引导社会风气 提倡喜事新办 崇尚礼仪、重视人情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是,近年来,农村彩礼互相攀比,要车要房,越要越高,导致不少农村家庭债台高筑,甚至因婚返贫。如今,天价彩礼已经成为农民全面奔小康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我建议: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风气,对农村红白事标准予以明确,要求彩礼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提倡喜事新办,提倡简化婚前程序,简约订婚、婚礼形式。此外,还要深入挖掘民间各类典型的精神内涵,把家风家教融入移风易俗之中,让群众看到乡风文明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贾贵香委员:均衡教育资源 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乡镇教育的投入,采取一系列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凸显出一些问题:教学点小而分散,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学用房不足、教育设备不齐全,难以开足各门功课;教师力量薄弱,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与城市存在差距。 农村教育的成败也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希望,在一定范围内,将一些规模小的学校整合,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改善农村教师生活现状及待遇问题;打破区域教学限制,增进城乡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或是实行定期举行城乡教师互换教学活动,也可考虑实行“教师走教”的形式解决部分学科师资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基本需要,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李小红代表:增加社会福利 提高工人技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群众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最基层的员工来说,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企业工人基础工资太低,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领取到手的工资仅有1500元左右,很难养家糊口;而大多数员工距离单位较远,上下班不方便;员工受训机会少,技术经验不足,很多实质性的技术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我建议:政府应多加关注工人的待遇,提高基本工资,保障工人的消费水平能够跟得上社会的发展;第二,政府应酌情给予企业车补或油补,方便工人上下班。同时,政府应当引进技术人才,对企业工人进行培训,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同时提供机会,让企业组织员工到大型企业去学习深造,以便引进新的经验和技术,提高企业效益。 赵志轩委员:实施教育扶贫 加大技能培训 落实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总体部署,应把教育扶贫作为优先任务,以提高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我建议,根据我市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和贫困人员状况,因地制宜制定职业培训规划。同时,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并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培训,与政府培训规划对接,通过“送出去、引进来”、委托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张江菊代表:设立救助基金 救助患病儿童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患大病的儿童越来越多。治疗这些疾病,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些治疗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另外有些病还需要长期治疗,因此,因病致贫屡见不鲜,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故提出以下建议:我建议:尽快对我市儿童患大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我市儿童大病范畴;在医保和新农合报销之外,设立儿童大病救助基金,进一步加大对大病患儿的救助力度,增加救助百分比,保证患儿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又不会导致家庭因病致贫,使患病家庭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爱。 张敏之委员:关注学生心理 促进健康成长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不健康的心理如不及时纠治、疏导,将产生严重的危害,危及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危及家庭的幸福,甚至危及社会的安定。 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建议,主管部门不仅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要提高学校解决、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基本的咨询场所。并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此外,还应加强家校合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持续发挥作用。 栾兆俊代表:加强宠物管养 维护整洁环境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市民钟情养宠物,尤其是养狗的居多。从大型犬到小型犬品类繁多,因而各种问题也随之增多,比如狗对人的伤害、病毒传播、街道广场随地大小便、流浪狗乱窜等问题给市区群众、环境都带来了不便,故提出以下建议。 我建议:政府要组织畜牧、公安等部门研究制定养狗的相关条例和整治方案;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公司对辖区内的狗进行登记、上报;畜牧部门、畜牧防疫部门要对辖区内居民饲养的狗进行防疫、检查;公安部门要对检疫合格的狗进行登记、编号、照相、挂牌,并严格规定饲养者遛狗的区域和范围;公安部门还应对流浪狗采取相应措施。 记者 杨全 郝海军 张蕴强 杜秀红委员:试行“旅游年票” 助推产业升级 临汾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但是,由于景区门票偏高,本地人游本地”的热情并不高。我认为,试行“临汾(平阳)旅游年票”,以其价格低、参观景点多、使用方便等特点,带动游客消费,拉动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 “临汾(平阳)旅游年票”应作为一项惠民政策,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实惠。 发行时,可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临汾实际,制定“临汾(平阳)旅游年票”的价格和旅游景点,细化相应的使用规则,使景区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以“人气”带动“财气”。同时,此举可促进临汾人去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从而培养起全民热爱临汾、建设临汾、发展临汾的信念。 记者 苏亚兵 李静 祁欣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