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前两个月,沪指大涨逾200点,周线7连阳。今日是11月收官之战,三大股指均小幅低开,随后呈现八二分化的迹象,创业板指在同花顺、万达信息封指标股的带领下一度涨幅近2%,而沪指则受蓝筹品种的拖累震荡回落,午后沪指依然震荡走低,中国联通的封板并未刺激市场,创业板则呈现窄幅震荡的走势。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250.03点,下跌1%,成交额2628.1亿元。深成指收报11012.19点,下跌0.2%,成交额3007亿元。创业板收报2183.05点,上涨1.05%,成交额966.4亿元。
![]()
![]() 目前来看,市场权重股的核心逻辑是险资举牌、政策与行业扶植、国企改革三个因素,本质上是政治红利的释放。 截至11月29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501.9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4.75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4166.1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23亿元;两市合计9668.07亿元,增加30.52亿元。 个股方面,联通集团已经确定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方案,下一步将走审批流程。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都会参与联通集团的混改,但是各家持股比例不同。联通集团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联通自从传出混改消息就反复活跃。11月30日,中国联通股价一度涨停摸至6.77元,较10月10日中国联通披露集团公司参与混改时的4.31元,一度涨逾超过5成。
![]() 昨日,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盘中跌0.73%,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Shibor利率连续14天全线上扬。机构表示,“钱荒2.0”来袭,债券市场仍将处于2013年下半年“钱荒”以来的最黑暗时代。 央行11月份公开市场净投放150亿元,与9、10月份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4600、4414亿相比,流动性明显趋紧,其带来波动风险已难以避免。机构预计资金整体紧张格局持续到春节前,经济和通胀回落之时即是资金面好转之日,明年2、3月份资金面有望好转。 周三,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300亿逆回购,当日公开市场有1400亿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900亿,并结束四天净回笼,当日各品种利率均与上个交易日持平。央行继续就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操作需求询量。 资金面紧张情绪也已蔓延至交易所市场。周三上交所隔夜国债逆回购GC001利率一度大涨至9.9%;深交所隔夜国债逆回购R-001利率一度涨至8.6%。 长江证券分析师赵伟表示,资金面持续紧张而央行连续净回笼是债市大跌的直接导火索;央行坚持“收短放长”降杠杆,债市驱动逻辑或逐渐改变;全球债市调整等也压制了国内政策和资本市场。国内外利空因素较多,债市调整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2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了选定的4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托管机构,分别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今年年内将组织首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全国可以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资金总计约2万亿元。 托管机构的选定,标志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步伐更进一步。根据去年颁布的管理办法,养老金投资股市上限30%。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港通即将开通之际,公安部、证监会护航深港通,五地经侦成证券犯罪办案基地,对于护航深港通和资本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正证券任泽平认为,深港通即刻启航,打通资金双向流通,是资本对外开放的重要拼图。深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将于2016年12月5日开始。深港通的正式开通,有助于打通两地资金的双向流通,丰富两地投资者品种的选择;另一方面,深港通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拼图,加快推进A股交易市场化的改革。 2016年余额已不多,这一年,A股开年就大跌,沪指两次触发熔断并终止交易,最低探至2638.3点,随后震荡回升,开启了反弹走势。对于即将到来的2017年,A股又将如何运行,来看看各大券商的观点。 从中信、中金等10家主流券商已发布的2017年A股策略报告来看,普遍对2017年A股行情持乐观态度。海通证券称2017年市场有望从震荡市演变为牛市,国内大类资产比较,股市性价比高,地产调控会强化银行理财和险资等配置转向股市,预计2017年全部A股净利增速同比为8%,结束4年的底部盘整,开始回升。 中信证券亦认为A股2017年整体盈利增速将回升至8.0%,入市资金监管趋严高峰已过,A股配置价值提升,对资金吸引力增强。展望2017年,中信证券认为A 股会经历从结构市到趋势上行的过程,其中二季度行情较好,四季度开始风险因素会主导。 中金公司表示2017年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将优于2016年,全年有望实现个位数收益,尤其是精选个股的空间将逐步打开。中金公司预计2017年GDP增速会小幅下降,人民币汇率可能略有贬值,综合其他假设,预测A股2017年盈利增长7.3%。 银河证券对2017年A股行情判断较为谨慎,称2017年对A股而言将面临一定波动,但仍存在结构性机会。其分析认为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旧泡沫将被逐步刺破,经济将在冲击中构筑新的增长动力,寻找结构性机会。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联储加息路径将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无风险利率易上难下,警惕货币政策趋紧风险。同时认为2017年需求将逐步下滑,地产受制于调控,基建受制于财政约束,二者均难以维持目前的增速。在缺乏需求改善的条件下,上游大宗商品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明年PPI将出现拐点。随此而来,A股企业盈利也将出现拐点。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