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消费金融› 房产汽车

自主品牌借鉴韩系经验 向感官品质的跨越

2015-11-19 09:32|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983| 评论: 0|原作者: 杨昕艳|来自: 中国经济网

    随着汽车消费升级的表现为,消费者对车辆要求开始从功能性的需求,向感官性的需求转变。那么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自主品牌企业亟待在感官品质上下工夫,实现汽车产品从生产品质向感官品质的跨越。 

  第三届中韩汽车发展研讨会上,以“汽车感官品质大解析”为主题聚焦汽车感官品质,以介绍韩国车企经验心得,探索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路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现阶段,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提升感官品质是花下钱办大事,是中国品牌发展升级的最好办法。”   

嘉宾合影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凯表示:“随着汽车消费升级的表现为,消费者对车辆要求开始从功能性的需求,向感官性的需求转变。那么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自主品牌企业亟待在感官品质上下工夫,实现汽车产品从生产品质向感官品质的跨越。韩国现代汽车在感官品质上,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深入地研究韩国汽车提升品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 

  现代汽车研发中心代表Jang Chee Hwan认为,汽车品质分为三个层面:可靠性、感官品质、性能。三个层面依次递进,可靠性是一切品质的基础,性能是汽车品质的终极阶段,而感官品质是连接二者的必由之路。 

  可以说,以现代、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已经跨越产品可靠性阶段,正在完善产品感官品质。而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还在产品可靠性提升过程中。 

  J.D.Power调查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产品在3到6个月新车可靠性方面正在与合资品牌缩小差距:10年前自主品牌百车故障率为400,合资品牌为220,2014年自主品牌为131,合资品牌为95。目前自主品牌可靠性与合资品牌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3年之后。 

  徐长明用数据揭示中国汽车业面临的三大趋势:消费升级、自主品牌必须尽快提升品质以适应消费升级、现阶段必须高度关注感官品质。 

  “有的车看起来很漂亮,就像女孩子画着淡妆涂着口红,可是你走近看才发现她没有洗脸,衣服上也有污渍。我们的做法是老老实实先洗脸再涂口红。” 奇瑞汽车内外饰技术研究院院长邱延正用一个接地气的比喻,来说明汽车感官品质与汽车可靠新的关系,以及自主品牌提高产品品质的不同路径。 

  “我国多数自主品牌企业,在产品的品质理解和做法,与消费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对消费者、对感官品质要求上的认识不足,在汽车的关门声音、空调制冷的节奏、座椅的乘坐舒适度等等方面,自主品牌的产品与合资或者进口品牌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李凯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教授在如何提升感官品质的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车企要足够重视感官品质的提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其次,吸引海外相关人才,吸纳相关领域供应商的以及有技术公司的反馈;第三,就是一定要在感官品质上精益求精。(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昕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