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穆迪发布最新的保险业行业报告,报告称,2016年上半年,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财险公司则保持稳定。在另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方面,穆迪建议保险公司在注重收益的同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偿付能力:寿险公司下降 财险公司基本稳定 穆迪金融机构部副总裁朱茜称,由于新业务大幅增长、股市回调以及评估利率降低导致准备金提高,寿险公司的偿付充足率普遍下降。数据显示,自去年底至今年6月末,寿险公司的保费加权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33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下滑35个百分点。 “寿险公司偿付充足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以万能寿险产品为主的新业务大幅增长,这提高了行业所需的成本。尤其是不少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发起每年一度的’开门红’销售活动,部分公司销售了大量万能寿险产品,特别是现金价值和最低保证利率较高的产品。今年一季度,万能寿险产品的销售同比增长214%。”朱茜说。 朱茜称,在销售万能寿险产品的前十大保险公司中,其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较低。预计在低利率环境下,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会继续削弱。不过,随着监管机构开始控制包括万能寿险在内的中短存续期储蓄型产品销售的过快增长,偿付能力下降的速度将会放缓。 相比之下,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则相对稳定。穆迪助理副总裁吴杰佩称,在保费增长放缓、非强制性车险(即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试点推出的情况下,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比寿险公司更为稳定,其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去年12月至今年6月底变化不大,并且至6月底,只有10%的财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200%(寿险公司的这一占比则为40%以上)。 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之所以能较为稳定,是因为其投资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较小,并且杠杆水平没有寿险公司那么高。因此,2016年上半年股市下跌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并不大。”吴杰佩称。 报告预计,财险公司的保费增长将因中国经济增长减缓而放缓,在没有出现重大巨灾损失的情况下,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将继续保持稳定。 另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 风险需把控 报告称,中国持续偏低且不断下降的利率环境导致经常性投资收益受到挤压,在投资收益率下行的大环境下,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高投资回报率的另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过去12个月,保险公司一直在增加对权益类投资和另类投资(如信托计划、债券计划、资产支持证券和基础设施项目等)的资产配置,以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其中,这些另类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房地产投资挂钩,而后者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比较低,并且容易受到经济和金融市场冲击影响。 以穆迪公司受评的中国四大财险公司为例,截至2013年底,其另类投资占投资资产组合的占比为8%,而这一比例到2015年底则上升至15%。 朱茜表示,保险公司在某些另类投资领域集中度过高会给保险公司的盈利和发展造成被动,在关注收益的同时还应该控制风险,注重投资多元化。 穆迪高级副总裁严溢敏也认为,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在进行投资价值的转型,这一转型是正面的。但同时,她对有些公司过于激进的投资做法表示担忧。 “由于寿险公司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利差,在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背景下,寿险公司的盈利压力更大,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寿险公司看中权益类投资和另类投资,尤其是一些寿险公司在权益类投资和另类投资领域的单一投资集中度过高,这会增加公司盈利和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波动性。”严溢敏称。 不过,朱茜表示,虽然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在做资产投资的转型,但很多公司也已经意识到另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的风险,正在通过加强项目介入、强化投后管理等手段,提高辨别风险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10月12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发文称,个别保险公司偏离保险保障主业,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出“保险姓保”是保险业实现价值的根基,是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根本要求。对此,严溢敏表示,当前整体来看,中国保险业在朝着“保险姓保”的方向发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