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特色专区› 检察动态

别让体制内的“没意思”心态蔓延

2016-10-10 16:32|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738| 评论: 0|来自: 长江日报

  有了“没意思”心态,自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成效肯定出不来,难点也就攻不破。

  如今在机关,一些人一谈论工作就直摇头,感叹“没意思”。有的觉得当领导“没意思”,权力受到很大限制,能调动的资源越来越少,工作要求却越来越高;有的觉得当公务员“没意思”,工资待遇没见增加多少,灰色收入渠道却基本被堵死;有的觉得努力工作“没意思”,超编清理、延迟退休等工作相继开展,提拔几率越来越小……

  公务人员的日子确实不像以前那样好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权力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要想突破很是困难;如今又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攻坚脱贫、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部署实施的关键时期,工作难度非常之大。

  但因此而觉得“没意思”就正常吗?公务人员不妨来几个“自问”,为防止权力滥用,对“公权力”进行规范有错吗?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攻坚一些重点难点有必要吗?想清楚了这些,也就更明白“没意思”心态的危害。

  比如影响工作,有了“没意思”心态,自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成效肯定出不来,难点也就攻不破;影响群众,有了“没意思”心态,群众肯定得不到最好的服务,最公平的对待;影响形象,有了“没意思”心态,精气神就不足,这不是公务人员应有的精神面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让公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没意思”心态是一种“病态”,是不应该的,必须自我调整;信心满满气自华,只要能力提升了,能够得心应手应付各种任务,如此既能获得肯定,又可以得到提拔,当然就会觉得“有意思”;压力传导是利剑,在考核不到位、惩戒没力度、试错要担责的情况下,一些公务人员就可能不在状态,觉得“没意思”,如果干不好要追责、干错了可容错的话,当然能够激发干事热情,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完成大事要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