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出现集体大跌 本周一国内大宗商品开市,与A股市场对应,出现普遍性下跌局面:截至周一收盘,沥青期货主力合约跌4.1%,沪锡跌3.86%,焦煤跌3.30%,橡胶跌3.29%,沪镍跌3.09%,焦炭、沪银、塑料、玻璃、郑煤、沪锌、沪铅、螺纹钢跌超2%,铁矿、郑油、郑棉、热卷、鸡蛋等跌逾1%。盘面仅PVC、大豆、菜粕、甲醇以及白糖实现收涨。 周二(9月13日)在经历前一日大震荡之后,周二大宗商品期货再度下挫,黑色系重挫。午后,玻璃终封跌停, 玉米白糖保持强势。当日收盘, 焦炭跌3.71%,焦煤跌3.06%,铁矿跌2.84%,螺纹跌2.21%。 点评:国际油价近期的震荡下行,对国内大宗商品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7~8月暴涨的黑色、农产品板块而今出现了技术性回调的需求,部分机构获利了结。虽然市场步入往年“金九银十”的交易旺季,但前期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回暖”性利好局面,已经被机构过度消化,现货市场交易并没有出现爆发性的增长。华泰期货(广州)张晟认为:多数大宗商品品种以高位震荡走势为主,建议多关注黑色系产品的后期大幅度波动机会。 神秘狩猎者隐现 伦敦锡杀机四伏 伦敦锡市杀机隐现:一位神秘多头狩猎者现身,似乎有意将“红风筝操纵现货库存逼空国储铜”的戏码稍作改编在伦敦锡期货市场上上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数据显示,一家神秘公司控制了至少90%的锡库存和短期仓位,仓库可以发货的量处于十二年来的最低点。 对于这家LME锡市的神秘狩猎者,有业内人士猜测是国际锡库存仓储公司的拥有者;也有人表示是国内一家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点评:彭博专栏作家David Fickling认为,这位巨头想要完全操控锡市场并不容易。究其原因,一是锡“鲸”可能并不想要坐到这个位子上。在流动性如此差的市场,交易员可以在对手恐惧的时候轻而易举地吃掉大量份额。二是如果市场视为被操纵的话,交易所不会坐视不理。LME的交易规则允许交易所迫使交易员与对手方交易,削减其仓位。三是与LME其他金属不同,锡是公开喊价交易,很难通过交易程序来掩盖行踪。 期市新节奏:多个商品排队等挂牌 在供给侧改革下,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迈出新节奏。日前,一些期货行业人士在“2016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呼吁期货业加快创新和开放。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棉纱、乙二醇、尿素、生猪期货等挂牌上市都在准备之中。 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陈华平称,郑商所将推动棉纱期货早日上市,为农产品(000061,股吧)期权试点创造更加充分的条件,研究开发推出更多种类的期货期权产品,丰富产品结构。同时,郑商所将加强场外市场建设,充分利用交易所现有资源优势,研究推进场外期权互换基差交易平台建设,支持会员公司和金融机构以交易所现有平台为基础,创新产品和方式,为具备入场交易的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说,品种创新能够扩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围和能力。目前,乙二醇、尿素、航运品种研究已经成熟,具备上市交易条件;生猪期货研究也有重要突破。 点评:新湖期货董事长、中国期货业协会兼职副会长马文胜表示,为了满足实体企业需求,中国期货市场迫切需要紧贴实体经济进行创新。这几年,期货公司摸索出很多案例,包括场外期权、基差交易、仓单服务等模式,都是在创新的环境下实现的。他希望监管层继续支持鼓励期货公司创新,也希望实施相关容错机制营造创新环境。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认为,围绕市场需求,除了期货产品需要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也需要创新,期权、商品指数类期货等创新都将给资管业务带来新机遇,给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广阔空间。 聚焦国际市场: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关键词:“过山车”!市场波动性剧增,全球资产“过山车”似的表演,好不精彩!离岸人民币市场大动作不断,空头蠢蠢欲动... 外汇市场:尽管9月加息基本无望,且美国经济数据良莠不齐,但是周五的消费者物价报告却将美元指数送上了逾两周以来的高位,一举突破96关口,最高触及96.12。英镑/美元惨遭重击,周五连破1.32、1.31以及1.30三大关口,最低触及1.2992的一个月低位,单周表现创下10周一来最差! 大宗商品市场:现货黄金本周表现不佳,最低曾触及1306.29美元/盎司的两周低位,且录得三周以来第一个周线下跌。供应过剩担忧卷土重来,本周布伦特原油下挫5%,美国原油大跌6%。 全球股市:美国股市近期暴涨暴跌好似家常便饭:上周五惨遭黑色星期五,周一反弹,周二又暴跌...欧洲股市方面,受到德银天价罚单事件影响,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本周累跌2.23%,创6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亚太股市:亚洲多国因节假日休市,MSCI亚太指数本周跌幅为2.2%! 靓丽通胀+市场焦点逐步移至12月加息前景 美元逆袭 美元指数本周以来的走势颇为颠簸,从周一面临美联储布雷纳德谨慎加息言论的打压,到美国零售数据落井下石。不过终守得云开见月,靓丽通胀,加之市场焦点逐步移至12月加息前景,美元指数也完成逆袭,大幅攀升至96关口,触及两周新高96.10。 点评:美元如此坚韧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减少了对9月决议的押注,焦点转向美联储12月升息前景,而美联储12月很可能采取行动。而靓丽的通胀数据也助美元挣脱震荡区间,触及两周新高96.10,在下周的美联储决议前预计美元将维持强势。 黄金本周重挫1.36% 受美元走强及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打压 黄金本周重挫1.36%,终结两周连涨走势,收报1310.08美元/盎司,一度跌至两周新低1306.63美元/盎司,受美元走强及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打压。 点评:ThinkMarkets分析师Naeem Aslam称,美国CPI数据对美元利多,将金价推低,足够接近1300美元技术支撑水平,如果突破这个水平,对黄金是一个利空信号。 虽然美国8月CPI全面回升打压金价,但此前的美国零售数据以及美联储布雷纳德对待加息的谨慎态度都没能帮助金价站稳脚跟。 投资者减少了对9月决议的押注,焦点转向美联储12月升息前景,而美联储12月很可能采取行动,黄金冲高后吸引投资者逢高做空。 油价暴跌逾5% 供应过剩忧虑加剧 油价本周暴跌,其中美油暴跌5.51%,布油暴跌3.82%,因美国活跃钻机数继续增长,以及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恢复石油出口将使得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况雪上加霜。 美油收报43.19美元/桶,一度触及逾一个月低位42.74美元/桶;布油收报46.05美元/桶,一度触及两周低点45.48美元/桶。 点评:交易员称,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石油供应恢复将阻碍全球原油市场的再平衡,这拖累市场人气。惠誉旗下研究机构BMI指出,尼日利亚料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增加原油产量,且相较于利比亚的产量将会更高,这无疑对全球的供需平衡造成重大风险。尼日尔三角洲复仇者武装组织近期宣称,已停止当地的敌对行动,这或预示着埃克森美孚将在10月份恢复尼日利亚油港出货。 BMI指出,利比亚方面,未来几个月至多扩大原油产量30万桶/日,因其东部反叛军控制多个港口,利比亚内战导致石油基础设施损坏严重,限制了其本国中南部油田的输油能力。此外,伊朗出口增长也施压油价。伊朗8月原油出口量较7月增长15%,至逾200万桶/日,接近五年前伊朗遭西方制裁前的出口水平。尽管EIA原油库存意外减少,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