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沪指冲击年线遇阻后,近期几个交易日沪指一直是在年线下方震荡整理,成交量也逐渐萎缩。我们认为,上证指数在遇到年线受阻后虽然不排除技术上仍有反弹的较大可能,但考虑后市的诸多利空不确定因素,市场持续反弹的动力和空间都不足。 近期促使市场调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房地产过热导致的调控压力逐渐加大。如8月31日,中指院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227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17%,涨幅较上月扩大0.54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3.75%,涨幅较上月扩大1.36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也驱动开发商大举拿地,促成了近期地王的集中涌现,从而又刺激了市场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各地政府为贯彻中央“抑制资产泡沫”的要求,也都不得不加强对于当地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如8月9日,合肥市限贷政策加码,8月11日,苏州出台限购政策,8月31日晚间,武汉也宣布于9月1日起实行限贷政策,尤其严厉的是“通知”中规定“在武汉市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购买商品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为40%”,这意味着武汉中心城区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为认房不认贷,提高了购买二套房的门槛,接着厦门也宣布9月5日起厦门市执行住房限购政策。诸多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集中出台,无疑不利于投资人的预期改善。 第二,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升也不利于全球资产价格的回升。如上周末,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考虑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稳固表现以及美联储对经济和通胀的预期,未来几个月内加息的可能性有所加大,这一讲话无疑使得9月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美元指数受此影响也刷新日内新高,加息预期的强化将从汇率和情绪两个方面对国内市场带来冲击:一方面加息预期增强带动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承压;另一方面全球主流国债收益率的反弹也会从情绪上向国内市场传导。 第三,在目前经济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央行并没有持续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反而有收紧过于宽松货币政策的意图。如今年4月以来每月必有投放的三个月期限MLF,上周开始,央行通过重启14天逆回购表明其对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的意图,此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14天逆回购量持续维持在对7天逆回购操作1:2的比例上运作,这都表明央行坚定的拉长资金久期、不希望市场短期资金过于宽松的意图。 虽然市场遇到年线受阻后难以有大的反弹空间,后市主要以震荡为主,但考虑到以下因素,市场仍会保持活跃度。 第一,近期由于资产荒、利率下行等因素驱动恒大等保险公司A股市场举牌事件也有利于提振投资人对于主要蓝筹股价值的信心。如驱动这些公司激进举牌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在投资收益下行时期,大量销售万能险所获得的保费无处可去,从而进入股票市场,即资产荒,预计年内受优质资产荒影响,保险公司会更加注重股票市场,2016年下半年可能继续举牌蓝筹公司,更大体量的资金可能进入市场。 第二,近期受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等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这无疑有利于改善投资人对于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如数据显示,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 比6月加快5.9个百分点,接近3月的11.1%的全年最高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8%,较6月加快0.28个百分点,而从行业来看,产能过剩的行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奏效,利润增速尤为明显,如黑色金属行业同比增速从1.14倍上升到1.3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增速从73.17%上升到2倍,而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利润增幅也喜人,如7月至今发布业绩预告的11家钢企中,有9家公司实现扭亏和预增,马钢股份等多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 第三,近期中央加快改革的决策推进也强化了投资人对于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预期。如习近平8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实改革任务的攻坚期,抓谋划、抓统筹、抓落实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有针对性解决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矛盾和问题,强化基础支撑,注重系统集成,完善工作机制,严格督察落实,不断提高改革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因此,投资人对于市场仍会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会积极寻找市场做多机会,当然由于新增资金的有限,后市仍主要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投资人对于热点追逐应保持谨慎。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