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帮忙找孩子"的正能量文章,却暗藏诈骗电话;价值六七千元的品牌手机,网友帮忙砍到千元以下,可到手的却是山寨货……近日,山西省公安厅通过官方微信,揭露了"微信十个骗术",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索要手机号码和验证码”骗术。前几天,市民小李接到一名朋友的微信,对方说手机刷机后通讯录丢失,让小李把手机号发过去。发完手机号,小李又收到一条验证码,对方说是刷机后登录微信需要好友验证,让小李把验证码再发过去。此时,小李多了个心眼,立即给朋友打电话,得知朋友的微信被盗了。骗子得手后可通过微信支付功能等手段获利。 产品试用宣传广告。市民小薇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免费试用口红的信息后,按要求填写了详细个人信息,几天后果然收到口红,但却要求支付十几元的“快递到付费”,并且打开后发现所谓的高档口红是伪劣产品。 “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正能量文章,也可能暗藏诈骗电话。这类骗术主要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行骗,骗子发布的信息中往往包含电话、银行卡号等信息,市民奉献爱心前要仔细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盗取微信账户“借钱”。“买东西少了50元,能借给我点应急吗?”前不久,一名朋友在微信上向小王借钱,由于金额不大,小王给对方发了一个红包。后来,小王和朋友聊起这事时,才发现受骗,赶紧修改了微信支付密码。警方提醒,遇到微信好友借钱,一定要先打电话确认。 以赠送商品为诱饵,发送含木马病毒的二维码诈骗。骗子通过下载“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生成器上,制作出“有毒”二维码。只要扫了这个二维码,短短几秒钟时间,手机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就会传到骗子手中。 海外代购诈骗。骗子先在“朋友圈”推销,一旦有网友付款,他们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纳关税”等理由,让网友加付“关税”,并在收钱后立即消失。民警提醒网友,若需代购应要求对方提供购物凭证,如订单截图、收银单据及商家的联系方式等。 “摇”来的骗子。今年3月,市民小冯玩微信时,有人通过“摇一摇”功能找到了他。对方说,只要小冯出借身份信息办理分期贷款买手机,就能轻松赚得1000元“佣金”,贷款不用小冯偿还。其后,对方以小冯名义购买了一部6000余元的手机,对方消失后,小冯被贷款公司催债。民警介绍,骗子利用微信“定位”、“摇一摇”等功能与人搭讪,骗取信任后以各种理由诈骗。 “特殊服务”诈骗。骗子在微信上以提供“招嫖”、“特殊服务”为幌子,利用美女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对一些空虚寂寞之人下手。 “点赞”套取个人隐私信息。骗子发布此类信息不透露联系方式,仅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电话和姓名发给商家,一旦收集的信息够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 帮忙砍价。民警提示,微信“砍价”、“助力”是网络微信营销的一种方式,有的真是为了产品营销宣传,而有的则是为了骗粉丝关注、骗取个人信息,更有甚者就是为了后续的诈骗。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