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专区› 检察动态

张扬个性与家国情怀并不矛盾

2016-8-12 17:07|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595| 评论: 0|来自: 北京日报

  家国情怀,其精髓在于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相统一。我们不否认,每个人都有张扬个性的权利,都有个人实现的需要,但这与实现国家富强、推动社会进步不冲突。事实已经反复证明,只有在与国家大业同频共振中,个人成功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个人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只要坚守这份共识,稳重含蓄、隐忍克制也好,个性张扬、随性不羁也罢,都是家国情怀的多样表达,都是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不错选择。

  奥运赛场上,来自中国的“洪荒之力”掀起一阵旋风。泳坛小将傅园慧接受采访时率性不羁的话语表达、略显夸张的体态表情,迅速俘获一众粉丝。相似的场景亦见于其他中国年轻运动员中,他们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瞬间秒杀“模式化”采访。全球的媒体和舆论惊叹频频:中国新生代的个性竟然活泼如斯,张扬如斯。

  这群年轻的面孔,刷新了世人对中国青年的固有印象。如果说,上一代以及上上代中国青年如抱在一起的“石榴籽儿”,个性特征往往融入于集体叙事之中,那么,如今的“90后”则似挂在一起的“葡萄”,每个人都相对独立。他们注重个体元素,在乎个人感受;他们不屑于循规蹈矩,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即便如奥运会这样举世瞩目的重大场合,也不乏鲜明的个性表达。但与此同时,舆论也出现明显分野。有人乐见“民族”和“国家”等概念淡出青年人话语体系,有些人则感叹“这代青年人身上少一点集体主义”。

  张扬个性与家国情怀是矛盾的吗?是不是说,以往获得奖牌第一时间“感谢国家”,必是无自我灵魂之“官话套话”,而如今直言“对自己很满意”“我已尽力”,则必是解构集体归属感的“新新人类”?是不是说,服从纪律、注重大局便是丧失自我、泯灭个性,而恣意忘形、敢说敢讲便是不在乎国家集体荣誉?

  显然,将二者割裂对立起来并不科学。尤其青年人,最是生机勃勃、满怀个人抱负,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也最富有热情,往往是两者最好的结合体。

  百余年前,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巴黎和约”签订在即,有感于亡国灭种的紧迫,一群青年人站了出来,点燃全国同胞的爱国热情。他们冲破重重阻挠,昂首阔步在天安门前大声疾呼的场景,构筑了“五四运动”的最初印象;

  九十五年前,中华大地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这时,13位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青年不走寻常路,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成立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六十余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一封公开信在全美中国留学生中传开:“祖国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发起人朱光亚——一位26岁的年轻博士,与诸多海外青年一起舍弃可预见的优厚生活,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今天,青年的主力军——“80后”、“90后”,并没有经历过祖辈父辈的颠沛流离、彷徨求索。他们成长于中国日渐富强的新时期,有更多的资源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放。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个体认知程度如何变化,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群体性体察并未改变。汶川抗震救灾现场的繁忙身影,北京奥运会上志愿服务的自信脚步,“帝吧出征”中的俏皮表情,以及里约赛场上身披五星红旗的灿烂笑脸,共同描绘了新的语境下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对祖国的认同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同样流淌在这些年轻人的血液中。

  这就是新一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所谓家国情怀,其精髓便在于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相统一。我们不否认,每个人都有张扬个性的权利,都有个人实现的需要,但这与实现国家富强、推动社会进步不冲突。恰恰相反,此乃“小我”之于“大我”的关系:“大我”的成就来源于“小我”的奋斗,“小我”的实现离不开“大我”的涵养。事实已经反复证明,只有在与国家大业同频共振中,个人成功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个人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只要坚守这份共识,稳重含蓄、隐忍克制也好,个性张扬、随性不羁也罢,都是家国情怀的多样表达,都是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不错选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曾热情呼唤一个“少年中国”。今天的中国年青一代正如其所愿,他们正手握时代的接力棒,努力为中国跑出一个更精彩的未来。(汤华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