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境内历史遗存众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储量丰度高,特色鲜明,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极高的声誉,但我省旅游资源优势还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山西旅游业正在逐步由规模发展阶段向创新发展阶段转变。《塑美好形象·促旅游升级》抓取的旅游业的创新举措,就是在这一转型升级进程中突现的新亮点、新成绩。以此为镜,其他地方也须抓住机遇,趁势转型,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产业化水平,勠力打造山西旅游产业的升级版。
解放思想,跳出传统思维。全省上下要在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和旅游体制上下大功夫,跳出“传统旅游”谋划“大众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比如,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旅游文化策划公司为山西旅游业把脉,提出山西旅游创新发展方案,策划具有前瞻性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含金量高的旅游发展点子;不断吸引国内外媒体、国内外游客走进山西、大运视野等等。我省的旅游智库建设水平相较于其他省份还比较落后,必须要积极探索、完善我省旅游智库建设,做旅游治理思想与政策主张的提出者、旅游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创新者、旅游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总结者、旅游科学研究与科学决策的沟通者和旅游社会利益与公共理性的引导者。
借力发力,谋划全域旅游。全省上下应该抓住大众旅游时代正在兴起的重要契机,积极谋划创建全域旅游省份。加强“点”的建设,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包括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一批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加强城市整体环境的升级改造、积极开展美丽村镇建设工程等。完善“线”的建设,加大全域旅游发展保障。在满足游客多元化交通出行需求的同时,积极开发一批连接周边市县的精品旅游线路。推进“面”的建设,提升全域旅游整体水平。结合山西实际,积极打造我省晋北宗教文化旅游区、晋中晋商文化旅游区、晋东南生态红色文化旅游区和晋南根祖文化旅游区。
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统筹推进全省旅游发展,形成“政府有作为、市场有活力”的一套完整的运作机制。不断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考评与督办方法,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旅游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将发展旅游作为我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考核内容,形成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进而形成推进旅游发展的合力。按照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新特点、新技术设立评价指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探索建立适应山西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文旅融合,加强产品创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做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这种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是经过精心策划创造出来的,是不能够被模仿的。这样的文化旅游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使山西的旅游产品升级换代。
群策群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游客来到旅游目的地,在体验旅游产品的同时,如果各项服务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势必会影响到游客的过夜率和重游率。为了进一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全省上下应群策群力,全民参与,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