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首页 › 特色专区

隰县吹响金融扶贫富民进军号

2015-11-6 11:39| 发布者: 解刚| 查看: 1658| 评论: 0|来自: 临汾日报

自全省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启动以来,隰县紧紧围绕“主攻玉露香、率先达小康”的脱贫战略,坚持“健全机制、试点先行、产业带动、精准帮扶”的方针,盯紧金融扶贫项目、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拓宽金融渠道,着力支持贫困群众实施以梨果业为主的产业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
创新工作思路,明确金融富民扶贫方向。在实施金融富民扶贫工程方面,该县坚持“快、准、稳”,“快”就是立即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支持产业和推进措施;“准”就是精准到项目、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稳”就是稳步推进,不盲目放贷,确保资金运行安全,保证贷得出、收得回。在支持产业上,该县把“一县一业”玉露香梨产业及与该产业息息相关的果业储藏、加工、销售等配套产业作为金融扶贫支持的重点产业,着力推动有机产业发展,打造有机高效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促进梨果产业提质增效。在推进措施上,该县建立评级授信及多种方式保障资金安全,采取因户施策,分类扶持办法,创新推出上门授信扶持、果菜订单扶持、专业带动扶持、能人引领扶持、涉农补助扶持、农资盘活扶持、干部担保扶持、入保优先扶持8种金融扶贫模式,确保贷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在扶持对象上。该县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摸底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增收产业项目基础的贫困户,第二类为没有增收产业基础但有项目实施意愿的贫困户,第三类为没有增收产业基础且没有无项目实施意愿的贫困户。通过落实针对性扶持措施,使有产业基础的把增收产业做大做强,无产业基础帮助发展起增收产业。
试点示范先行,确保金融扶贫有序推进。围绕推进金融富民扶贫工程,该县积极探索项目管理的新办法、新路子,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贷款办理流程。具体工作程序为,一申: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涉农企业申请;二审:乡、村两级审核;三核:对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项目可行性、带动贫困农户情况进行核查;四推荐:县金融扶贫领导组办公室核查正向推荐和金融合作银行征信系统反向推荐相结合并进行社会公示公告;五发放:金融合作银行考察、评估后发放贷款;六落实:从贷款是否到位、贴息是否到位、项目是否开工建设、是否能够按期还贷四个方面对落实情况跟踪督核,确保贷款“程序严谨化、风险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有需求贷得出、有保障收得回”。
探索创新机制,推进互助资金与金融扶贫结合。该县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以来,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4万元,目前项目村达到35个,入社总户数2588户,其中贫困户1555户,占比例60%;社员累计借款416万元,占互助资金总额比例79%;按期还款占累计借款比例88%,借款主要用于梨果种植、牛羊养殖及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今年,该县尝试互助资金与金融扶贫工作相结合,将发展“一村一品”设施大棚产业效益明显,互助资金运作环境良好的午城镇桑梓村和互助资金运作好的下李村、均庄村作为试点村,由村级互助合作社自主确定金融合作机构与之签订合作协议,并开设金融扶贫互助资金专户,将互助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存入专户,双方参照金融富民扶贫工程政策确定扶贫贷款的相关程序、制度、管理办法,借助金融机构渠道、人才、机制放大贷款额度,审查发放互助资金金融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这种模式的尝试推行,既从根本上杜绝资金到村到互助社后挪用到项目、发放“人情贷”、资金“贷得出、收不回”等问题发生,又能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还使得小资金实现大作为,最后还能享受扶贫贴息政策,真正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打破制约瓶颈,实现试点示范工作全面推广。作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的示范县,该县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就相关政策、措施专题研究、专题破解,群策群力探索项目管理的新办法、新路子,制定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为金融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法规保障。重点支持产业,该县主打“一县一业”牌,一方面贫困农户的需求大,另一方面该产业在当地已“开花、结果”,可确保资金贷出后收得回;试点村确定,该县主打“一村一品”牌,以产业为载体,开展多种扶贫贷款模式,真正起到金融扶贫“撬一点而带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电话:0357-3991268
联系QQ:649622350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临汾金融网 ( 晋ICP备1500743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